第312章 三一一 大局(1/2)
这么热切的追求,有几个女子不动心的?
但是杜家娘子却是根本不假辞色,侯方域若是说正经事儿,她就正经说话,侯方域若是说荤话,嘴里胡言乱语,她也是立刻翻脸,反唇相讥,毫不留情。而偏偏她越是这般,侯方域就越是对他痴迷。今日这宴饮,其实就是侯方域宿醉醒酒之后,忽然想到今日还未曾见过家人,赶紧便过来了,结果正巧碰到董策回来,自然是要好生吃酒宴饮一番了。
侯方域见多了对他温柔如水的女子,杜家娘子这般泼辣,正是让他感觉十分之新奇,这种从未感受过的新奇体验,让他若饮醇酒,如痴如醉。
用董策的话说,这就是个贱坯子。
侯方域毫不在意杜家娘子的态度,馋着脸笑道:“十娘,你不知道,我昨日想你,又是一夜未眠。本就大醉,却是生生睡不着,今日起来,头疼欲裂!一想到今日还未曾见到你,顿时便是感到心里惶惶的,似乎是丢了什么最珍贵的东西一般,急急的便赶来见你。”
“十娘,你可忍心么?”他捂着心口,满脸的幽怨。
这厮似乎入戏太深,竟然筷子敲着碟子,满脸深情的唱了起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怎么不忍心?”
杜家娘子冷笑道:“公子请自重。今日我来为你们调羹布菜,可不是看你的面子。”
董策也差点儿吐了,他叹了口气,心道你们俩的事儿,何必把我给拉上?他忽然面色古怪的看着杜家娘子,道:“你叫杜十娘?”
他很惊诧,原来侯方域还真知道杜家娘子的名字?问题是,这个名字怎么……
“嗯,奴家家中排行第十。”杜十娘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红了一下,她低声道:“贱名到让大官人见笑了。啊,下面还有点儿事,奴去处置一下。”
说着便是推门出去。
侯方域面色古怪的瞧着董策,忽然道:“不对劲儿。”
“怎么了?”董策问道。
“我看,他对你有意思。”侯方域一脸的悲愤:“提到你的时候,她会脸红,你说,她是不是看上你了?”
董策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别装疯卖傻了,别跟我说,你支走了他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些话。你这人虽然不着调,但总还不回这么无聊。”
“当然是还有别的事儿。”侯方域却是不肯放过这个话题:“但这事儿也得说。”
董策以手扶额:“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在下现在还没有纳妾的心思,而且这位杜家娘子……”
他摇摇头,却没说出来,这杜十娘,他总是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再说了,这名字,杜十娘?董策想想就是一阵牙酸。
“好吧,先不说这个,放过你了。”
两人现在也算是交情深厚,开几句玩笑自然是无妨的,不过若是痴缠胡闹,还到不了那个份儿上。
侯方域下意识的四处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汉臣兄,可知反贼乎?”
董策点点头:“闯贼?还是献贼?”
“都有。”侯方域轻轻吁了口气:“家父昨日于京师着人送来的信件上面,细细与我讲解了今年剿匪之格局。”
董策心中一动,他素日也常看邸报,加上有前世的历史积淀,其实对这段历史是很了解的,但是如果能听局中人好生的说一番,自然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味道。
他也压低了声音道:“何如?”
“总体来说,不太乐观。”侯方域虽然说的是比较沉重的话题,但是脸色却没什么变化,显然是没把日渐壮大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一干反贼当成一回事儿。实际上他的态度代表了此时明廷绝大部分士大夫的观点——闯贼献贼,不过是小疾而已,真正的心腹大患,乃是关外辽东建奴。殊不知,最后灭亡了这煌煌大明朝的,正是那些反贼泥腿子。
总体来说,崇祯七年对农民军来说,是历史性和巨大转折的一年。
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四,反贼利用官军大胜之际,互相防备争功,毫无作为原地踌躇月余的大好机会,利用黄河结冰的大好时机,跨越黄河天险,进入中原大地。
从此,各路反贼才可说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有了极其广大的纵深活动空间。
河南是大明朝的腹心,四战之地,此地明廷根本没有多少军队。仅仅在一个月之内,反贼的足迹几乎遍及河南西部各县,接着又冲向接境的湖广、安徽和四川。对明廷来说,原先的局部问题从此变成了腹心大患。
其根本原因,便是河南穷,太穷了。这个曾经是华夏文明源头的所在,广袤的中原大地,由于连年大旱,黄河肆虐,蝗灾频频,早就已经是迹近人间鬼蜮。
崇祯六年底,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在《中原生灵疏》中言道:崇祯三、四、五、六年,连年大旱,“秋既无收,麦又难种。野无青草,十室九空。于是有斗米值银五钱者,有工作一日不得升米者,有采草根树叶充饥者,有夫弃其妻、母弃其子者,有卖一子女不足数餐者,有自缢空林、甘填沟渠者,有饿死路侧者,有鹑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枕比而毙者,有泥门担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残食者。”
而在这样的大荒之年,明廷不但不加赈济,反而“加之以诛求,重之以供应,责之以兵粮、器械、米豆、刍茭,悉索敝赋以应河北之求。而且正赋之外,有加派焉,而且尽追数年之旧逋,而且先编三分之预征,而且连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