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龙卷风(1/2)
董市长办公室。
韩枫喝完一口水,坐到了董真对面。
“柳大志亲自来找过我,在松城建一个超级电子产品代加工生产基地,其实,就这个主意,我都没能想到。”
董真把手里的烟按死在烟灰缸,“小枫,你这笔投资是不是带上了感qíng_sè彩?咱们这里和深城不同,甚至都比不上京城,没有技术工人储备,更没有十分便利的地理条件,和南方比起来也没有更勤劳手巧的人可以用。你生长在牧区,应该清楚啊。所以,我并没有直接同意,想等你回来听听你亲口说的意见。”
他不同意,而且看的十分清楚……这件事的确是临时起意。
大生产基地扩建这是必须的,可是松城的确不是最好的选择,董真分析的十分通透。
他接着说,“小枫啊,我知道你真的为家乡着想为家乡好,想着以高科技技术来拉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可是我说的制约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我倒是感觉你的超大型生产基地可以建到西书记的福州园区里,他们那里的成本低,距离台岛和海外比我们这近的多,生产成本也会低的多。”
韩枫暗赞,董真市长这可真没全为他自己着想——怎么也没想到。
“你自己也行,我帮你说也可以。”董真倒满了茶,说道。
韩枫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笑道,“董叔,还是你说吧。”
“那好。”
董真也不藏着,“我会给你争取到最优惠的政策,当然也许能把当时我们定下的南北联合发展的事再向深层进上一步。”
这件事暂时搁置到了一边儿,两人主要谈的是蒙都的三年发展规划。第一年蒙羊和蒙牛公司都建了起来,第二年的重点是完成第三第四食品厂的合组并,以及基地化的扩建工作。
方案已经通过了,而蒙羊的口碑在那放着,蒙牛的业绩在那摆着,第三第四食品厂的上千职工除了几个伤病残的职工问题以外,个个都抢着和改制安置组完成了签约。除了二十二人选择用安置金在公司的支持下做小生意的方式安置外,剩下全部的职工都选择留厂待工再上岗,全部都签下了服务公司安排的承诺书——要知道,这个承诺书是经过公正处公证,有违约条款的承诺。
“其实,我一直也没理解。”董真坐到了韩枫的对面,“说真的啊,我开始的时候以为企业改制就是夺人饭碗,就是和人民对立啊——可实在没想到,你的蒙羊模式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办法。”
“后来我分析,这是人们看到了希望,并不是仅仅的钱的关系。”董真若有所思,“其实,我们的工人职工,企业的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好的,至少能是一个合核的工作人员,只是我们的旧有管理导致了他们失去积极性,蒙羊模式就在于极大的释放了个人的能动性,加上部队的硬性管理,把很多想懒的人给挡在了制度的外面,至于现在看来我们的模式是很管用的。现在,我们的蒙羊模式已经准备在全国推广。中央都发文了。”
从一堆文件里,拿出一个来,递给韩枫。
是内部文,带秘级的那种。
韩枫不怎么知道上辈子是不是有什么模式,可这个蒙羊模式却是自己一力推动下出来的。
这个模式最重要的不是管理的变化,而是分配制度的变化——一个由计划分配向按劳分配的转变,能者多得,是这个时代被赋予的新的解释。
上辈子也有,不过没有上升到现在这个高度——与黑白猫论一样,成为理论中按劳分配的具体化,文件详细的对蒙羊公司工资薪级,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而最后一句也很重要,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自己的办法去发展。
这个文件意味着什么,韩枫大概能猜到。
如果说以前只是自己在扇小风的话,那现在这风已经变成了龙卷风。
……
晚上,美食广场第三层,一百多人大聚餐,董真等市里领导也着便装到场,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当然一个也不会落下。虽然在松城地界上,蒙牛蒙羊仍然不是最大的纳税大户,可是在民资民企里已经是头仁不让的头牌。各个企业家几乎都是体制内出身,韩枫背后的能量有多大,赤药、松钢、二毛等各公司工厂的老板心知肚明。
而且更重要的,这些半死不知的企业,需要资金,需要出路。
酒至半巡的时候,赤药郑总率先提出了请求支援的话,还自干了三杯为敬。
韩枫喝的是水——自从上次受伤之后,酒就戒了。
郑总的脸色稍稍有些变化,看了看董真。
董真也不知道其中缘由,不过他有他的理由。
“你们这些家伙!小枫还在上学,不能宾酒!”
“对对对……”
有了台阶就好下来。
可是郑秋林开口就借5000万……这话一下子让场上的气氛冷了半截。
韩枫轻轻摇头,笑道“郑总,具体的投资事宜,是由投资公司来做。放心,我一定会重点考虑您的计划的。”
其实,郑秋林没什么计划。扩大再生产,对一个原料药工厂来说,实在没什么更大的创新点,看来郑秋林南行一趟,算是白去了。
和他一样白白出去一趟的,还有一大半的各个厂长,总经理。当然,四五个有想法的已经准备着手,皮革厂的马总和玻璃厂的罗总两个已经做出了十分完善的计划书。
“韩总啊,我想把你说的品牌战略落地松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