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麦子麦子(1/2)
“呵呵,就是丛国辉。”
“哦,他为什么叫铁脖子。”
“这王八犊子不讲卫生,从来不洗脸刷牙。脖子上攒了一层灰,就跟车轴似的,而且……”
见秦咏梅一脸的嫌弃,老陈就长话短说,“而且他当计划员的时候,特别喜欢卡人粮食。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铁脖子。”
秦咏梅点点头:“你以前也是乡里的干部是吧?”
“啥干部啊,就是普通办事员。”
“跟丛,铁脖子共事了几年?”
“十来年吧。”
“十来年?您今年有六十了吧?”
“六十三了。”
“那您以前?”
“我一直在乡里啊,铁脖子才来了几年。”
“那您知道铁脖子以前在哪里吗?”
“他是北盘人啊。要不怎么说这家伙有本事呢,全家都调到省城来了。”
“那您知道他在北盘做什么吗?”
“当然是当村干部了。好像是个计划员什么的,铁脖子这个外号也是从他们村子里流传出来的。”
“他们村子叫什么?在哪里?”
“就挨着咱们乡,叫前店村。”
“你在那边有没有认识的人?”
“还真没有。”
从老陈家出来后,秦咏梅看看表:“走!咱们到前店村看看。”
“不用回去开个介绍信啥的?”
“那能来得及吗?再说省局也管不着人北盘。”
白客还以为老妈办案中规中矩的,没想到也是这么灵活机动。
话说县官不如现管。
秦咏梅是县城的警官,到了北盘市的乡村,不知道人家会不会买账。
而且农村人比城里人鸡贼,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憨厚朴实。
一不留神就会引起他们猜忌。
前店村离东营乡不远,沿着河边的小路往西边开了半个小时就到了。
离村子还有五六里地是个小集市。
估计赶集的日子里会有南来北往的商家顾客在这里云集。
眼下,并不是到赶集的日子,街上冷冷清清的。
只有几家店铺开着。
有理发店、食杂店、汽车修理场之类的。
“你,你去修一下车吧。”
“车没坏啊。”
“加个油嘛。”
“油箱还有一大半儿呢。”
“反正在修理厂停一下。”
白客纳闷儿呢,心说老妈是想买点东西贿赂老乡?
车子刚在修理厂门口停下,就有人过来招呼。
“老板!修车吗?”
白客想了下:“那个,就洗一下吧。多少钱?”
“五块!”
“给你十块,好好洗一洗!”
“好咧!”
没想到从车上下来后,秦咏梅并没到食杂店买东西,而是挥挥手:“走!”
白客惊呆了:“到村子去吗?还有五里地呢。”
“没事儿,溜达溜达嘛。你看这乡村空气多好啊。”
“暴土扬尘的,好啥啊。”
不过,走了几步白客就明白老妈为何要这么做了。
白客要是开着五十铃到乡村的话也太扎眼了,搞不好会引来村干部盘问。
碰上刁民甚至可能遭到敲诈勒索。
不到万不得已,秦咏梅应该不会亮明身份。
身为县城公安,不打招呼就跑到临近地级市的乡村来办案,确实比较麻烦。
集市的路虽然有点暴土扬尘。
可走进乡村后就好多了。
眼下正值深秋。
田地间到处可见一片片的金黄色的麦穗。
微风拂过,就像海面一样,轻轻翻动着。
深吸几口,还能闻到那一阵阵的麦香味儿。
秦咏梅直咽口水:“等回去的时候咱跟老农买点。这新打下的麦子蒸馒头包饺子,那才真叫好吃呢。”
一路看着光景闲聊着,五六里地的路程眨眼就到了。
跟大多数村子一样,中心地带就是村政府周边。
村政府门前,人们来来往往吵吵闹闹。
离大门不远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商店。
一个食杂店,一个建材店。
秦咏梅、白客母子俩风尘仆仆地走过来时,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么小的村子里,来了两个外地人,村民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过,每天都有外地人路过,只要举止不太离谱,他们也就视若无睹了。
“买瓶水喝。”秦咏梅低声说。
白客跟着老妈走进食杂店。
一个长着红脸蛋的女孩子看着店面。
店里有卖可口可乐的,白客指一指:“这个。”
“几瓶?”
还没等白客回答,秦咏梅伸出三根手指:“三瓶。”
“收押金啊。”
白客正纳闷儿呢,老妈已经举着打开的两瓶可乐向外走去了。
白客也连忙举着一瓶可乐跟出去。
看来老妈刚进来就找好目标了。
白客平时其实也很有观察力。
但跟着老妈,他的注意力太集中了,反而会漏掉一些东西。
从食杂店出来,白客这才认真打量一下。
食杂店房前的荫凉处蹲着四五个纳凉的老人。
有的须发皆白,有的流着口水,还有的精神矍铄。
从食杂店出来后,秦咏梅直接向西头走去。
那里的墙根儿下蹲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
一打眼儿看竟然有点像姥爷。
也是脸面胡子,瘪着嘴,一看就没几颗牙了。
穿着磨的发白的灰色褂子,带着藏蓝色的帽子。
怀里抱着一根枣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