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永远的新娘》

2345小说网(2345xs.win)

首页 >> 永远的新娘 () >> 励志相夫(3)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45xs.win/108977/

励志相夫(3)(2/2)

描写军营生活的好作品。其中写道:本来,军营(包括军校)里的生活是“刻板单调”、甚至是“枯燥无味”的,要表现的生动、有韵味,恐非易事。而此剧没有落入俗套,它巧妙的把上课、操练等作为一种背景材料,作为故事的引线来处理,而以浓墨重彩描写人的精神世界,在军事题材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

此评这样煞尾:“希望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们,多把笔触伸向军营、伸向厂房、伸向田间,赞美那些保卫新生活、创造新生活的人们,引导人们热爱生活,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无愧无悔的人生。  英淑跟我说:剧评讲出了她想表达的意思。

而观看《咱们咱妈》连续剧,几次见英淑眼泪把茶的,我也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心情平静不下来。几乎是“脱笔”而出:《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发表于《镜泊晚报》影视大观。其中有这样的语句:

“当今社会,不赡养老人,或者为此对簿公堂的事时有所闻,说尊长爱老的淳朴民风已在某种程度上丧失,绝非危言耸听。近观中央台播放的《咱爸咱妈》,却犹如一泓潺潺的清泉,从渴望滋润的心田上汩汩流过,感觉很好。”

虽人微言轻,我依旧疾呼:……处在当今这个时代,但愿传播媒体大哥大的电视荧屏上,能够多见到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佳品,更愿我们的生活中能因此而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真情;少一点猜忌,多一分信任;少一点沮丧,多一线希望!

就这样,一部部的观剧,一篇篇的评着……几年后,我在花江广播电视报固定版面上,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了。

央视播放长篇历史剧《三国演义》,影视大观园版面编辑来函约稿。我自然很重视,英淑也希望我认真对待,把稿子写得好一点。

然而,面对如此煌煌巨作,一时竟不知从哪里入手去评。

写下几个文章的开头,都觉得不理想,先后废弃掉……

我犹豫不定。 英淑建议我:别人栽葱你何不种蒜? 是啊,我总是拘泥于大人物、大场面……跳不出固定模式,“评”起来能不难吗?还是发挥我善于一叶知秋的长处,从非主要人物下笔吧。

最终,见报稿子为:“观《三国》叹吕布”。行文内容嘛,不妨摘录一段: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群英谱中,观众过目不忘的,往往是义结桃园的刘、关、张,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而如流星般的匆匆过客吕布,玩玩被忽略。

那么,该如何评价吕布其人呢?

吕布乃仪表英俊的一员勇猛骁将,凭借其武艺超群、骁勇无双,在分久必合统一天下的征战中,本可以纵横驰骋,创下一番惊天伟业来,无奈此君的先天不足(或曰人格缺陷):即剧中人常说的“反复无常”、“无信无义”,终归没有摆脱悲剧人物的命运,令后人生出几分感慨来。

吕布一生短暂,在世为人不齿,死得也不光彩。他的人格缺陷导致其人生悲剧,一步步将自己置于死地,真可谓苦酒自酿又自饮。呜呼!吕布悲剧至今惊醒世人:做人当以信义为本,背信弃义者难得善终——古来如此,今天亦然。

还有一篇“寓意深刻的《昙花梦》”,在此不能不提及。

还是在观看剧作过程中,我就产生写剧评的念头,题目也想好了。

英淑说:他们科里同事有一本同名小说,可以帮我借来看看,然后再来写,不是更好吗?我欣然同意。

次日,她就把小说带回家来。按照习惯,我先看了小说的“后记”,方知:小说作者为香港人士,所写源自真实的故事,男主人公就是她的亲生父亲……

在观看电视剧的同时阅读原著,感受果然不同,加之欣赏知识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笔触、艺术唯美的词语,促使我评价起来得心应手。

我言道:这部剧作,堪称正面反映“国统区”生活的佳品。它不同于普通的警匪片,表现了情、表现了爱、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弊政……

最后,归结出我的独特论点:通观全剧,我不由想到,当年拥有数百万军队的蒋家王朝,为何会顷刻土崩瓦解?重要的一条,就是其整个政权的肌体已病入膏肓,即使个别细胞是健康的,也无力回天。

知我者,英淑也!在赏析影视文学的精神层面上,她亦成为我的知音,而且是私密无间的。


状态提示: 励志相夫(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