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事发(1/2)
“我问你王妍,你哑巴了?”
看儿子踟蹰犹豫,周知府气不打一处来。将九族放在火上烤的事情都做得那么决绝,问他个无关紧要的事他倒犹疑不决?
“她藏在赈灾的官船上,随官船一起到的开封!”
“什么?”袁知府被唬得站了起来,脸色瞬间大变:“走运河的官船?你还帮她打了掩护?”
若不是有周韶华帮忙,王妍怎么躲得过盘查,怎么能顺利下船在开封立足?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那是官船,是朝廷的运河!”他真的怒了,浑身上下怒气爆发三处之内尽可焚尽:“疯了,都疯了!”
周韶华不清楚,周知府却清楚得很。陛下顶着各方压力执意要迁都北平,这才全力疏通了会通河。如今运河的主要用途就是漕运军需,谁胆敢在这时候冒犯国法私用运河,那绝对是死路一条,没任何情面可讲。
周知府浑身凉透,他举了镇纸要砸周韶华,最终却舍不得落下:“王妍若安分些,或许还瞒得住。如今却是不行了,她跟着你在开封胡闹的事我都知道了,怎么瞒得过锦衣卫的眼睛。”
周知府叹息一声,慢慢坐回书桌后面的太师椅:“既然瞒不住,上头必然要查。你记住了,你不曾帮她任何,也从不知道她藏在官船上。你和她是在袁知府府上第一次见面。”
“孔老夫子没教过孩儿撒谎!”
“我怎么就教出了这么个迂腐冥顽的儿子?”周知府猛拍着太师椅扶手,气得眉毛都竖了起来:“那你想怎么办,咱们周家跟着王家陪葬?”
周韶华冷着脸不说话,他自然不想为谁陪葬,可想着王妍望着月亮落泪的样儿,他也狠不下心将她推出去挡刀子。
“王妍上官船也是为了救济开封百姓,百姓送给她的万民伞便能说明她在开封的功德。父亲,你救救她。”
周知府从没想到他儿子这么天真:怎么救?有功德难道就不是私上官船,借运河偷渡?
周韶华紧抿着嘴唇,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服父亲,只一个接一个的磕响头。
“好好的女儿家去开封做什么?”袁知府气得够呛却还没有糊涂,他怀疑的看着周韶华异常严厉的问他:“她到底什么目的,都做了什么事情你老实交代。”
从开封开来的路上,周韶华一直试图说服自己包庇王妍。她救过他的命,她为了保护自己坐了牢受了苦;她还在‘黑死病’的漩涡中始终和自己站在一起,支持着他保住了全城百姓的命。哪怕她当初上官船,都是为了保扬州官员得乌纱帽,救开封百姓的命。
他有那么多不得不包庇她的理由,可最终也没说服自己背叛国法!
可周知府如此咄咄逼人的质问,却让周韶华迷茫起来。他想起她血流满地脸色蜡黄时,自己的害怕和无助;想起她残月下她跪地相求的眼泪灼心;更想起她听见袁知府必死时的凄凉疑惑,她问他‘王法呢?这就是你说的王法!’?
再想着父亲刚才教训自己的话,周韶华整个人都傻了。
袁知府不该死却死了,那王法呢?什么是王法,他周韶华要守护的又该是怎么样的王法?
王妍她做错了吗?救人救命若都错了,那什么是对?
运河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绝不可用作私途,可不还有句话叫事急从权?
周韶华脑袋嗡嗡作响,他想着自己面对烧城时赌上九族性命时的心情,以己度人便完全了解了王妍。
如果王妍该死,那他周韶华至少也该流放三千里!
私用运河是罪,不遵军令、威胁长官也一样是罪啊!若眼里只看得见法律而看不见大利大义,那才真的是迂腐吧。只守护那一纸律文,那才要误国误民吧!
想到这里,周韶华笑了。他从地上站起来,目光坚毅的看着自己的父亲,非常肯定的回答道:“她就是心疼百姓,着急灾民,就单纯的想为灾民出一份力。没有别的目的,也没做别的任何事。”
周知府怀疑的看向儿子,胸中有千言万语到最后却汇成一句:“你想好了,这可是要命的事。”
正等着周韶华回答,外头通传王同知求见。
王家和周家是世交,向来亲厚。王同知作为周知府的臂膀,在政事上对他助益不小。这样的关系,原本没有不见的道理。
可,他知道王同知走这一趟的目的。可这忙,他未必能帮得上。
通传的小厮垂手等在一旁,周知府却始终沉默着不给答案。一直到小厮等得尴尬准备退出去,周韶华才开口道:“王伯父和父亲是至交,王妍的事情儿子也牵扯其中休戚相关。”
周知府猛然侧头看他,鹰隼般的目光恨不得穿透他的灵魂。
周韶华却没躲没避,硬生生迎住这目光道:“父亲若不庇护,儿子也该收拾行李准备入狱!”
周知府操起砚台砸过去,恰好砸在周韶华额头上,鲜血泉水般涌出来。
“你怎么没躲?”周知府又气又心疼,奔过去拿手帕替儿子按伤口又急得吩咐小厮:“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请郎中。”
周韶华却侧身躲过了父亲的手,他敏捷的拦住小厮去路,几乎威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爹,王伯父还等着呢。若是早晚得上断头台,还不如死在父亲手里称心意。”
“你个逆子!”
父子两四目相望谁都不肯退缩,到最后还是周知府受不住,他叹息一声声音都苍老了很多:“请王大人进来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