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闯渊谷(1/2)
用过膳,青锦在雍和殿小憩了片刻,起来见秦玥玺在看公文,走过去看了看,是各地灾情呈报和善后处理的细则。
“怎么不睡了?”好像没多长时间,现在时辰还早。
有点认床,睡不实干脆就不睡了,“还在处理公文?”不是说今天休息吗?太上进的也让人忧心。
秦玥玺合上公文,笑了笑,“不看了,走,我送你出宫,去城南看看。”远地去不了,就近的去看一看吧,亲眼看看才踏实。
杨喜听的陛下要亲自相送,感觉吩咐人被马车,难得今日陛下心情好,肯休息休息,要是眼前这位能常住宫中,陛下或许能天天如此了,这雍和殿的宫人都已经视她如半个主子了,从陛下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谁也不敢怠慢。
去看看也好,“走吧。”青锦接过宫人递来的披风,秦玥玺从她手中拿起亲自替她披上系好。
宫人们退到一边,如此这般亲自侍奉,这位郡主当真是盛宠。
雪停,青锦早些天就吩咐开市了,街上人明显比往常多了很多,透着一股子喜气,一扫之前的萧条景象。
城南白家的粥棚还在,青锦来时四爷便看到了,只是见青锦神色,便继续忙碌,这些日子白家人受到从未有过的礼遇,这活也干的越发卖力了。
“粮食不多了,这粥棚再有十多天也要停了。”收回来的粮食差不多都用完了,南蜀那边早就察觉,开始控制粮市了。
秦玥玺看着老百姓井然有序的领粥,场面一点也不乱,点了点头,“也差不多冰雪消融了。”
“冰雪融化,有些农田冻土太深的话,怕影响来年作物,国库去年秋的存粮还是暂时不动,以备不时之需。”秦玥玺边走边继续道。
青锦点头,想的远些是好事,百姓的精神头看着还不错。
看的一路,又去了那晚看过的屋棚,显然已经被压垮了,还好搭了大棚,虽然一路还是有些萧条,但百姓都在忙活,看着生气许多,秦玥玺总算放下心。
两人回锦阁的路上碰到洛璃洵,一起去了锦阁。
三人进的书房,青天忙带着青雨起身行礼,秦玥玺这才注意到,还有个丫头,青锦略介绍了下,就让青天带着出去了书房。
“这就是那天跑出来的那个妹妹?”看样子挺机灵的,洛璃洵坐下先开了口。
青锦点头,让人送了茶水进来,围坐火盆,三人已经是许久没有这样一起聊天了。
秦玥玺现在的身份,有时候身不由己,不能随意出宫,今天难得出来一趟,人也放松许多,“如果四弟这两天能带回来好消息,那大元这一劫算是过了。”
“南蜀没动静,怕是在等北冀那边的消息,都想以最少的代价占最多的便宜,岂不知机不我待。”机会转瞬即逝,错过便错过了,大元不可能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了。
听他们两说着,青锦捧着茶眯着眼喝了一口,北冀那边应该没事,正如他们说,大元此次算是化险为夷了,“南蜀北冀错失两机,就不会贸然行动了,可安心休整。”
洛璃洵长呼了一口气,兵部一团乱,梳理起来确实破费功夫,“阿锦,芽儿送来的那个册子是你让叶子军整理的吧,我准备印发成册,让翰林院编辑一下,日后各军训兵就按着章程来。”
青锦本来也就是这个意思,目山沿用的就是当年亲卫队训练的法子,还没来得及全军实施,现在到是用上了。
“阿洵,改日送我一册看看。”秦玥玺还不知道有这档子事。
“大元兵马可用实数多少?”接手兵部有些日子,青锦转向洛璃洵。
“总共十五万可用,现在两头镇守边疆的约十万兵马,达州那边三万现在派芽儿去整治了,不知道能不能用,加上叶子军两万,禁卫军和虎跃军城防营加起来一万,这一万主要负责皇城安全,所以未算入十万兵马中。”这是他目前详知道数子,两头对敌会很吃力。
青锦听着,细细估算了一下,“大元缺良将兵马,十万五兵马算是三国中最弱的,南蜀最少有三十万,北冀现在兵力最强,五十万大军是有的,大元该征兵了。”
“征兵之事,等开春就会提上日程,具体怎么征法还要商议一下。”洛璃洵早有打算,也与秦玥玺商量过,大元人口并不少,只是这些年轻兵事,才弄成现在这个局面。
三人商量着政务,基本上两人说,青锦听,偶尔提一两句意见,不知不觉,眼看天色都要黑了,这才停罢各自回去。
两人走后,青锦陷入沉思,她在想那玉山渊谷的事,思及眉头深锁,三百余年过去,无形中竟还有这么多牵绊。
秦玥玺从北冀回来,带回的消息让整个朝堂都松了一口气,现在他们可以安心整顿内务,励精图治,打理大元了。
或许忙碌让时间过得很快,转瞬,便是春暖花开,仿佛那些冰雪中的事也随之远去了,春风徐徐,去掉厚重的皮裘,整个人都轻松了。
闻的青草芳香,听的鸟儿鸣唱,两匹快马行至玉山脚下停住。
“阿锦,到了,你看。”秦玥玺指着山底下的大石,写着玉山二字。
青锦下马,走到石头前看了看,这玉山被一个大阵护着,轻易是不能踏入,的等她看看。秦玥玺见她不动,也下了马,“有什么问题吗?”
“这里有护山大阵,等等。”这玉山灵气的很,阵法孕育多年,早已与这山浑然一体了,想破这阵还真有点棘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