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需要重炮吗?(1/2)
听完梁小明的介绍之后,刘烨高兴之余,也提出了疑问:“既然爆炸弹这么好,为什么之前咱们只用霰弹和实心弹?而且这轰击炮听上去技术原理也不是特别难,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大量装备?”
梁小明摸了摸因为激动而烫的脸颊,笑道:“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炮弹意外爆炸在世纪都无法完全避免,何况是技术更原始的17世纪?如果操作不慎引爆炮弹,再引火药殉爆,对于造价高昂的的战舰来说是一场灾难,所以在佩克桑明轰击炮之前,军舰指挥官们都很排斥让爆炸弹上船——作战效果不怎么样,而且还有较高的风险。”
刘烨点了点头:“这个倒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至于之前没有装备轰击炮,原因也很简单:虽然炮管略短于加农炮,重量也比同口径的炮轻了不少,但是19世纪通常使用的8英寸轰击炮射的爆炸弹是30公斤左右,按英制来算大约是68磅,光炮身自重就达到了3吨,还不算1吨多的炮座。这样的重炮,排水量280吨的武襄级就别提了,就算500吨的武毅级能装备几门?”
“68磅?我滴个乖乖!”刘烨咋舌不已,“这个炮弹重量快和咱们的臼炮差不多了吧?”
梁小明点点头:“10英寸臼炮射的爆炸弹是80磅,确实差不太多了。”
“我明白了。轰击炮对于武襄级和武毅级都太重了,与其勉强塞上几门这样的重炮,还不如多装些轻便的卡隆炮,才能在保证足够火力强度的前提下挥其机动性的优势。”
“没错。武襄级和武毅级配备轰击炮是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现在1000吨的大型战舰快下水了,有了合适的平台,轰击炮就能登场了。”
刘烨期待地问:“这炮弄出来了没?”
梁小明想了想:“这炮的原理不是太复杂,技术细节已经在臼炮和榴弹炮上验证过了,难就难在炮管的铸造……”
“炮管铸造还有啥难度?”刘烨惊诧地问,“长短大小各异的炮咱们都铸造了,不就是炼化出白口铁,再上铁模铸炮吗?”
梁小明严肃起来:“攀登技术高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铸造这样大型的重炮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造一辆小汽车和一辆重型卡车能一样吗?这样重达三吨的炮管壁厚远远过山地炮、野战炮之类的中小型火炮,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外壁因为厚度问题和内外表面面积相差过大,铸造过程中内堂和外表面冷却度不一样,导致外层先冷却而内层后冷却,尤其是内层最后冷却时受到应力较大容易开裂……”
刘烨似懂非懂:“炮管外面先冷内壁后冷,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什么受到应力较大容易开裂又是怎么回事,会有什么后果?”
“简单来说,内外冷却不一致就会产生裂缝,或许肉眼都不能轻易现,可是在战斗时炮管就会因为反复射炮弹而热膨胀,裂缝会越来越大,最后导致炸膛!”
刘烨一惊:“这么大的炮,炸膛了要死很多人的!”
“何止,如果这样的炮装进炮甲板,整层炮甲板都是全通式的,内部没有任何遮蔽,一门炮炸膛就会引其他火药殉爆,整艘船都会报销!”
刘烨试探着问:“这么危险,那么咱们就不搞这什么轰击炮了吧?反正等到船厂的这些船都下水,12艘武毅级加两艘千吨级战舰组成一支舰队,再带上十几艘武襄级巡逻舰保护外围,我就不相信干不过郑芝龙。”
梁小明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你就这么点追求,简直是小农意识!如果千吨级战舰还和五百吨的武毅级同样的武器配置,不过就是多装几门炮而已,我们又何必建造这样的大船,同样的钱多造几艘武毅级甚至武襄级不就行了?从一战到二战,海洋强国为什么要拼命地建造巡洋舰、战列舰、航母?因为没有大型水面舰艇为核心,就不是一支合格的大国海军!”
刘烨悄悄抹去额头上的唾沫星子,试图让这位搭档冷静一些:“大哥,咱们现在只是大明一支带编制的地方武装,撑死算个军阀,大国海军……扯远了吧?”
“好,我不跟你提大国海军、蓝水海军的概念,就提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武毅级战舰与荷兰人的武装商船相比,船本身从设计上有一些前瞻性的优势,火炮的优势可能更明显些,但是还没到可以碾压的程度,对不对?”
刘烨点点头:“技术都是你负责,你都这么说了,我没意见。”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13艘荷兰武装商船加上刘香50多艘海盗都输给了郑芝龙,那么你凭什么认为咱们12艘武毅级加13艘武襄级就一定能打败郑芝龙?”
刘烨被问住了,沉吟起来。虽然高杰带领13艘武襄级巡逻舰击退荷兰人的过程很轻松,可是之前荷兰人已经被郑芝龙的火船和人海战术弄的精疲力尽,战斗力打了很大的折扣,不能由此得出琼州营vs荷兰人必胜的结论。
尽管这个时空的料罗湾海战是因为琼州营的参战才确保胜利,但在另一个时空里,郑芝龙可是真刀真枪战胜了荷兰人和刘香联军——或许由于自己的出现,郑芝龙得到历史上本不存在的卡隆炮后,头脑热作出了错误的指挥,才会陷入被动——这么换算下来,凭借现有的实力,击败郑芝龙并非十拿九稳的事情,要是再被他故技重施,把琼州营舰队堵在一个狭窄的港湾,丧失了火炮和机动力的优势,料罗湾悲剧在琼州营身上重演也并非危言耸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