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金城印象(下)(1/2)
长孙皇后和老杜名义上是来出访的,实际上则是来治病的,在李承宗杨倩以及孙思邈的安排下住进了李汉,可以说当今这个时空医疗水平最高的太清医院,针对长孙皇后还有老杜的病,太清医院的道士,嗯,医生们,拿出来了一套比较可行的医疗方案,长孙皇后的气疾,老杜的消渴(就是糖尿病),对李汉王朝已经进化的道门的大医们来说,虽然彻底治愈有些困难,但是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不是多大的问题了
长孙皇后和老杜在金城接受了治疗,在治疗期间,长孙皇后和老杜肩负起来了为李二打探李汉这个潜在对头的重任,长孙皇后和老杜都明白,从李承宗和杨倩那里是得不到真实数据的,只有他们深入李汉民间才能拿到第一手的数据,根据他们之前就商量好的,长孙皇后负责有关李汉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调查,老杜则负责军政文化等方面的调查
“娘娘,这里的妇人们,哎,简直是这哪里还是妇人嘛,要是在咱们中原这些妇人都得浸猪笼啊,哪有妇人出来上工的?还要不要礼义廉耻?还守不守妇德?“出去打探的小宫女回来气鼓鼓的跟长孙皇后说道,也不怪小宫女气鼓鼓的,李唐那边哪里有大规模的纺织工场?哪里有这么多靠做工过活的妇人?
”荷香,莫要生气,这里毕竟不是咱们大唐,莫拿这边跟咱们大唐比本宫曾与陛下详谈,陛下在谈及天下事之时,本宫以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辞之可你们看汉国,可曾遵从这一点?这边妇人干政可不是常事儿?据本宫所知,汉国,女将,女政官儿,女学士,可不少见,这汉国的女童入学也非新鲜之事“长孙皇后也十分感概,这李汉王朝的汉女地位可真的不低啊,光看看那个杨倩就知道了,人家不仅仅是李汉的皇后,而且还是政务院的高官,这在李唐可是不可想象的,就算她夫君李二怎么豁达,他也不可能像李承宗还有杨倩这样瞎搞,对就是瞎搞,长孙皇后是不认同女人从政的
在金城待了一段时间之后,长孙皇后在她的《金城漫游随录》着重记述了李汉的汉女中存在的“女贵于男,婚嫁皆自择配的奇特风俗:女子与男子同,幼而习诵,凡书画,历算,象纬,舆图,山经,海志,靡不切究穷研,得其精理。中土须眉,有愧此裙钗者多矣,国中风俗,女贵于男每日清晨,街衡中呼卖乳酪,掣盒提壶,皆类女子婚嫁皆自择配,夫妇偕老,其《婚姻律》有言,汉人正妻必为汉女,汉女不得为妾一男一女,晨去暮返,亦必先后同车,彼此相谕,疑其必系夫妇,询之,则日:非也,乃相悦而未成婚者,约同游一月后,始告诸亲而合香焉”
虽然长孙皇后口口声声说不提倡李汉妇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从她的记述里充满了对李汉汉女的羡慕,这从她在描述李汉的民俗和礼节的时候,就有表现:凡旅馆!凡汽马车以及诸等游乐之具,往往为妇人设特别之室,其华表远过于男室,道中男子相遇,点头而已,惟遇妇人必微躬为礼,街中公共马车座位既满,一妇人进,诸男必起让坐,繁文褥节,如见大宾,染此不徒对上流社会为然也,即寻常妇人亦复如是,问汉皇后此事,彼方答曰此实平等主义实行之表征也
长孙皇后和老杜交流之后,长孙皇后认为李汉器物文明的体现主要在于科技与工商业,而绝不仅止于船坚炮利,长孙在她的《金城漫游随录》中就对李汉的织厨之房,煮糖之室还有印字之馆的机器生产进行了具体详细的描绘,并一再赞叹其神妙不可思议矣
作为一个妇人,长孙尤其重视的就是李汉的蚕桑纺织的有关情况,她在随录里提到了李汉的大规模纺织工场,“汉国之呢绒棉布甚为有名,织场二千余,机四万六千,纺锤三百三十万,用羊毛二十万七千吨,值四千五百万贯。金城十年前未有此物,今则织场三百余,织工三万,可见其进矣汉国有一奇女子,制秀儿车“长孙连黄秀儿都提到了
老杜那边也把自己在李汉的所见所闻写成了《美洲纪略》一书,在这书里杜如晦对李汉主要经济产业的规模和产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显然绝非走马观花的游览所可得,而必须查阅有关资料:汉之林木,采伐种植日增,今有四百五十万亩,值千四百万贯,每亩林值三贯也,渔者四万五千人,岁得十五万吨,值四百八十万贯,每吨三十二贯昂每人可得五十六贯,老杜还特别注明一吨为李汉特有的度量衡单位,一吨约合两千斤除此之外,老杜还对李汉的织麻业!织棉业,制铁业,制革业,矿产业的产量产值以及银行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最让老杜感慨的是李汉的近现代文化设施,作为熟知中国历代史馆制度和藏书事业的儒家知识分子,杜如晦面对李汉的图书馆!报馆及其资料收藏的规模,只有望洋兴叹之感:设图书馆以保存古籍者,自周老聃之时已行之,至此以为
公共教育之机关,实自兹馆始云,,报馆愈古者则愈有价值,盖汉国之报馆,一史戌也,其编辑文库所藏记事稿,无虑百千万亿通;所藏名人像及名胜图画,无虑百千万亿袭;分年排比,分类排比,吾尝游大新闻报馆数家,其最足令吾起惊者,则文库是也,故无论何国,有一名人或出现或移动或死亡,今昔鸽报到,而明晨之新闻纸即登其像,地方形胜亦然彼何以得此皆其文库所储是也
老杜在李汉呆的时间越长,就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