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打起来了(1/2)
曹皇后终究是拗不过亲儿子,要带着赵宗旭回开封。
对于此事,滕子京、范仲淹等人虽然不满,但是毕竟身为臣子,不好说什么,未央难得的回来一趟,一直在寻亲访友,自然对于此事没有发言。
不过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虽然一个六岁的孩子,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但是赵宗旭毕竟是赵祯现如今唯一的儿子,在这个父死子继的年代,没有人会有什么别样的心思,就连赵允让,都似乎默认了赵宗旭的地位。
三岁看到老!这句话虽然有些不实,浪子回头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那毕竟是少数,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谁也不愿意轻易放下。
尤其是皇家的人,他们天生就是权力怪物,对于权力,有一种让人心惊的敏锐感。
赵宗旭在蓬莱读书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明里暗里的让赵祯立太子,确立赵宗旭储君的位置,如果她一旦回到开封,只怕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
有些人急于站队,有些人想要借着皇子达成自己的目的。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日子总还是要过的。
未央从来都不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大刀阔斧惯了,对于这些细腻的心思,就荒废了,所以他身边多了两个人,一个是范纯仁,一个是曾巩。
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天资警悟,八岁就能讲解所学的书,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几有父风。
历史上说他,谋国甚远,当世若从其言,元佑党锢之祸,不至若是烈也。仲淹谓诸子,范纯仁得其忠,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知子孰与父哉!
至于曾巩,这家伙今年都三十了,被未央牢牢的按在蓬莱劳心劳力的,不算是出名,但是论及才学,比之范纯仁,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只是要说老成谋国,曾巩就差了一大截。
毕竟一个纯学术专家,与一个未来在大宋朝廷有一席之地的人物相比,必然是不如的。
他们两个此次,是作为未央的谋士出来的,这让未央很是不忿。
不过滕子京言之凿凿,说未央身边尽是一些武夫,没有谋士,只怕未来做事没有个度,而且需要防范的人实在是太多,硬生生塞了进来。
对于此事,没有捞着便宜的范纯礼,很是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老父身边不能没有人,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在蓬莱照顾老范。
回到开封,已经是六月份了,未央还未坐稳,就被赵祯招了去。
他匆匆来到了崇政殿,赵祯满面喜色,还有政事堂诸公笑吟吟的说着话,就像是过年似的,每个人都开心不已。
未央皱眉,京蜀直道开通,这些老家伙似乎都没这么开心过,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他们这么开心?
见礼完毕,赵祯喜笑颜开的道:“未爱卿,朕这里有大喜事,一起来乐呵乐呵。”
老陈琳闻言,笑眯眯的拿着一本红色的奏章走了下来。
未央打开一看,眉头皱的更深了,一枚悬针纹深深的镶嵌在眉心之中,就像是一柄利剑似的。
契丹攻夏国,契丹以萧惠为河南道行军都统,时契丹师分三道,惠所将为南道。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
文彦博大笑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韩相公如今在西北,伺机而动,把握战机,建立功业,就在眼前。”
未央握着奏章不说话,文彦博愣了愣,笑道:“未大人似乎不以为然?”
未央摇了摇头道:“文相公,西夏与辽国两国皆是虎狼之国,都是我大宋的劲敌,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对我大宋是大好事。
只是我大宋如今国力虽然日渐鼎盛,但是国策已定,对于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最好还是不闻不问的好。”
此言一出,漫说文彦博,就算是赵祯都面色微变,最为激进的王安石更是义愤填膺。
“未大人少年成名,只怕还不知道,我大宋子民对于辽国与西夏是何等仇恨,如今大仇得报,就在眼前,实乃天赐良机,为何不发兵攻打,说不定云州之地,也能一战光复。”
未央叹了口气,看了看这柄神剑,不由有些后悔,这小子就是茅坑中的石头,又臭又硬,早知道就应该一直晾着他,可惜的是,这小子确实才能不凡,不好好用,简直就是对不起老天爷,何况以他的本事,早晚出人头地,挡时挡不住的。
未央皱眉道:“诸位相公,要说对外用兵,本官自认也有些心得,一统天下这种事情,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就算是我们把辽国灭了,把西夏平了,那又如何?总归需要让大宋子民过上好日子。
如今大宋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各大直道工程,都已经开始上马,本官倒是认为,两国交战,正是给我们的一个机会。”
文彦博不忿道:“未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是机会,请问是什么机会?”
未央笑道:“修路这种事情,自然是需要人的,我大宋招民夫修路,也是需要死人的。
既然如此,何不与两国商量一下,买下他们的俘虏?一个俘虏,咱们或以茶砖,或以金银,或以经卷之类的换取。
听说他们对大宋风华崇拜的紧,两相得利的事情,岂不美哉?”
众人悚然一惊,看向未央的眼神都变了。
这种绝户计,也亏你能想的出来。
自古以来,战俘这种事情,都是双方交换,或者拿东西去换回来,只要操作得当,那些战俘回来,就是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