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194大将刘子羽(1/2)
记得把本网站163x告诉你的朋友哟!转发的更多更新越快,据说分享本网站的最后都找了漂亮的老婆哦!
推举张邦昌僭位的都巡检范琼拥兵自重,威胁到了朝廷。
张浚会同刘子羽共同计议,施计剪除范琼,并改编所部,这事咱们之前也提到过。
张浚任川陕宣抚制置使时,知道刘子羽智勇双全,便请其参议军事,又命他到秦州总制五路兵马。
刘子羽建立兵将法规,疏通了上下级的矛盾,秦州军威大振。
刘子羽统制所部,接连收复延安、晋宁、麟府以及鹿坊、巩县等州县失地,因军功卓著,晋升为徽猷阁待制。
建炎四年,金兵南侵。
张浚打算调集五路大军,共三十多万人马与金兵决战(富平之战)。
刘子羽以宋军联合作战困难,建议屯兵据守为上策。
张浚坚持己见,分道出同、鹿二州,驱兵南下,行至富平(甘肃庆阳西南),两路宋军相遇,兵将果然互不协调。
金兵乘机攻城略地,宣抚司退保兴州(今宁夏银川),当时民心涣散,有人主张退守夔州(今重庆奉节、巫溪一带)。
刘子羽衡量得失,力主坚壁固守,待机而动。
张浚终于同意了,刘子羽受命复至秦州,招集散兵十数万,派吴玠扼守大散关及和尚原。吴师古屯兵熙河(今甘肃临洮),孙渥、贾世方据守阶、成、凤三州,以堵截金兵来路。
金兵见宋军把手严密,也就不敢来犯。
因连年战乱,汉中饥荒,刘子羽请调汉中。
到任之后,老刘“开关通商输粟,揖睦邻援,饬兵练卒,扼险待敌”,深得军民拥戴。
绍兴元年(1131年),金兵侵犯大散关。
刘子羽率宋军三百,于潭毒山设防,死守三泉。
金兵久攻不下,只得退师。
随后,金将撒离喝移师攻打凤翔。
由于刘子羽早就部署坚壁清野,金兵面对空城,一无所获。
金将撒离喝不甘心撤军,又派使者十人向刘子羽劝降。
刘子羽微微一笑,把十个使者斩掉了九个,以表示自己的抗金决心矢志不移。
为了迫使金军退军,老刘联合吴玠,用起了游击战术。
金兵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只得下令撤军。
宋兵出兵追杀,金兵死伤无数,接连收复金、均、房三州。
后来,朝廷追究富平之战失败的事情,刘子羽也降职到白州(今南京),后经吴玠及众官员保举,刘子羽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复任徽猷阁待制,改知福建泉州。
泉州是对海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政务极为繁重。
刘子羽大将靠谱,处理政务也是一把好手。而且老刘为政清廉,重视民风教化,致力兴学,把以前荒废的旧学馆修葺一新。
更具史料记载:“彻而新立,堂宇规模,略效太学,至今为闽中之观”。
绍兴十一年,刘子羽为沿江安抚使、镇江知府。
此时金人毁约,扬言兴师南侵。
刘子羽将淮东百姓迁居京口,军民杂处,秋毫无犯,边境安定。
后来,金国派人沿江南下议和,大船上打出“江南抚谕”的旗帜。“抚谕”这两个字,不说古代,就说现代,也是上位者对下位者使用的词语。
只是议和,还尚未确定两个地位,怎能如此轻佻和不恭?
刘子羽对金使的侮辱性做法,大为不爽,立即派兵把大旗拔掉,出镇江境后才允许还旗。
老刘的做派,金国到没觉得什么,大宋投降派却很不爽,不久之后,就将刘子羽罢免了。
刘子羽也无所谓了,对朝廷大概有些失望了,于是回到了故里,这一年他只有年45岁。
刘子羽隐居故乡五夫里,兴办学馆。再此期间,他最大的成就,是抚养教育少年朱熹。而朱熹被后世追为圣人,刘子羽是一个养育了圣人的人。
朱熹自然是天赋异禀的,也显得与众不同。
刘子羽对朱熹亲眼有加,建了一冻紫阳楼,作为朱熹的起居、修学之所。
刘子羽于绍兴十六年病逝。
朱熹写挽诗二首:“天界经纶业,家传忠文心,谋谟经国远,勋烈到人深,廊庙风云断,江湖岁月侵,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久矣身无用,前思愿莫偿。岂期今老大,复此重悲伤。泪向遗书尽,心随宿草荒。诸君那不死,恸绝鬓成霜!”
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受彭城侯刘珙的委托,为其亡父、抗金名将刘子羽撰并书神道碑文。
刘公神道碑至今尚存,为福建省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咱们解释一下神道碑是什么东东,神道即是向南的墓道,在神道上立碑,即为神道碑。神道碑主要记载死者的谥号或者庙号等,所以老百姓是用不到。
咱们引申一下,神道碑和墓碑不同,墓碑安放在坟前的,主要是人物生平事迹的。
因为魏晋时代提倡薄葬,老百姓的坟、墓之前是不能立碑的。可是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老百姓开始玩墓志,其内容和墓碑区别不大,但墓志是埋在地下的。
绍兴四年十二月,金齐联军在完颜宗弼的带领下拿下濠州,包围庐州,庐州知州仇胒上书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朝廷派遣刘光世前往解围,我们屡次提到老刘,此人就是那种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的主,你让他打仗?比让林妹妹开心还难。
对老刘来说,这事也很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