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 经济因素是根本(1/2)
第2312章经济因素是根本
“long,你好,你知道吗,我好喜欢你啊,我是看着你的书,听着你的音乐,看着你的电影和比赛长大的,在我快乐的时候,等于是你陪着我,在我难过痛苦的时候,也是你陪我度过,可以这么说,在我的生命中,你是我最不能遗忘的人。我非常非常好奇,你从来没有在专业院校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也没有长期在国外生活过,可是你的创作风格和品位,为什么就能那么适合他们的口味呢?”徐副院长又点了一个扎着两条线辫子的清纯女生。
“呵呵呵,一听你这么说,我仿佛一下子觉得我老了很少听到我的同龄人说是听我的音乐或者看我的电影长大的,人家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现在我觉得你的话并不比一把杀猪刀的威力小哟,一开口就把我给砍老了”陈康杰回答的第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给逗笑了。
这满打满算,陈康杰目前为止也就二十二岁,这个年龄,正好是一般大学生的在校年纪。然而一个大学生却说那样的话,怎么不让人觉得有趣。
“你的话,有一点我要修改一下,可能不合适,但是我依然觉得很有必要。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我认为最不能遗忘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也是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我们和教育我们。所以,其他人不管多么的值得喜欢和敬重,始终没办法取代父母所应有的位置。”
“现在我回到你的问题上,我的确没有专门受过职业的音乐教育,可是这并不能说明我没有音乐老师,我的音乐启蒙老师,相信你们应该都认识,或者应该听说过,她就是歌后何婉蓉小杰,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她就是我的音乐老师”
“哇哗”惊叹声一片,这是外界第一次从陈康杰的嘴巴里面听到他和何婉蓉的亲密关系。
现在内地很多人都把何婉蓉当成了香港人,就算是出席一些活动,介绍的时候,也是将她说成是来自香港的天后。
所以陈康杰这一说,顿时一阵哗然,尤其是那些一样也喜欢何婉蓉的粉丝。这相当于他们窥探到了一段不为他们所知的历史。
“何婉蓉小姐是音乐专业毕业的,除了她,我还有几个音乐老师,他们都是国际顶级的音乐制作人。至于说我的作品在国外受欢迎,我认为不能将其与我是否在国外长期生活过画上等号。我相信在座的,一定也有不少人喜欢迈克尔杰克逊,莎拉布莱曼等等,他们也并没有在中华国生活过,甚至于,他们都没怎么到过我们这里,可是,他们还是那么受欢迎啊。艺术有风格,可是没有国界,我与他们唯一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我掌握外语的能力更强而已,我比他们多会几门外语而已。我们要知道,汉语是当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太复杂,太博大精深,他们学不会,我们也要理解。”陈康杰等大家的惊讶平静了,继续发挥他的玲珑心和善辩的嘴说道。
接下来的这个机会,徐副院长给了他们学校的一个青年老师。
也许老师的思维和视野是要广博一些,这位青年老师的问的,与陈康杰在电影学院被问的差不多,都是宏观,都是与经济相连的问题。
“long,你好,我虽然年长你几岁,可是我也要说,你的作品陪伴了我好些年,我非常敬佩你的才情,有人说你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有人形容你是鬼才,而我认为你几乎就是一个全才。你是华人艺术家打入世界市场最成功的一个,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遗憾的承认,你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我现在想请教的是,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有成批量的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被世界尤其是西方说接受?我们知道你学的是经济专业,这个问题是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更容易得出答案?”
“谢谢这位老师对我的夸奖,我哪里算得上什么全才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从音乐的这儿范围来说,我几乎就不会任何的乐器。”只要是能谦虚的,陈康杰都会尽可能的表现出他的谦逊,而不会志得意满。
“至于你问,我们国家的艺术家什么时候能够成批量的打入西方市场,这个问题,的确得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经济本身也是这个问题的根源。为了很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文化因素抛开,我举两个只受经济影响而不存在文化因素的例子。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初期,也就是八十年代初开始,我们所追逐的大部分电视剧和电影是从哪里来?宝岛和香港,我们最常听到的那些流行歌曲从哪里来,也是宝岛和香港。在那个年代,我们几乎所有留下记忆的偶像,全部来自于这两个地方,甚至于我们内地的艺人和老百姓,在穿着和发型打扮上,都是模仿人家。我们与这两个地方没有文化障碍吧?可是在那时候,我们与他们的经济水平差很大。由于我们向往他们的物质生活,连同的,对他们的文化生活也很吸引我们。物质生活一定是具有文化延伸性的,就像年轻人喜欢汉堡,喜欢可乐,这些东西是物质,但是他却代表了西方的快餐文化。一直到二十世纪末和现在,在整个娱乐圈,不管是电影,电视还是音乐,影响我们的主流依然是宝岛和香港”
“不过我们也要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两个地方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弱。为什么?无非就是这些年我们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老百姓的收入一直在持续增加。从商业角度思考的话,当民众收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