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洋天下》

2345小说网(2345xs.win)

首页 >> 明洋天下 () >> 【197】爱钞爱俏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45xs.win/14740/

【197】爱钞爱俏(1/2)

013-0-15

当晚几人一别后岳峰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好好地睡了一觉。

ri后的几天岳峰除了复习功课便会到这秦淮河畔逛一逛。

这些ri子也好,自从金门海战之后闽浙地区海防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倭寇似乎一下子也静了下来,显然金门海战已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岳峰安心住下来后,一边用功复习功课,一边在秦淮河畔逛逛看看有没有可以做的事情,秦淮河畔干什么的都有,而最引人注目的无外乎两个院即i院和贡院。

经过岳峰仔细观察他还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将i院开在考场的对门,不愧为生意人一项ing明的决策。

古代的i院,招待的多当然是读书人,常见的称呼是“士子”。当时的士子,地位很高,人数也少,不像现在的大学生那样满街都是,更何况他们口袋里揣着银子与诗稿。银子和诗稿,银子象征着财富,诗稿象征着才华,银子给老板、诗稿则更多的是吸引佳人的目光,这两样当然是好东东,自然而然就成了青楼大院最好的通行证。

对i院的老板来说,有银子的就是大爷,是活菩萨,故而其热情如冬天的一把火,恨不得将南极的冰雪都能融化,只要你出银子你的话就是圣旨,你需要什么都可以给你提供,除了办不到了,只要是有的要什么给什么。

而对青楼的i女来说,她们多数是学爱好者,因而面对满腹诗,锦绣章的才子,便不时秋波暗送,做做佳人会才子的美梦。所谓“鸨儿爱钞,姐儿爱俏”,这都是青楼千古不变的真理。

旧时的考场叫贡院,尤以人才辈出的江南贡院为最。江南贡院的历史非常悠久,屡经变迁。据史书记载,东晋丞相王导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故立太学于秦淮北岸,是为江南贡院的前身。南宋乾道四年(116年),江南贡院正式建立,起初供县、府学考试之用。公元136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集乡试与会试于此。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being,这里仍留作乡试考场。后经不断扩建,至清同治年间已形成一座占地30余万平方米、仅考生号舍就达20644间,成为明清两代苏皖两省的科举考场。

在考生眼里,贡院是他们通往富贵功名的必由之路,是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因而每当秋风桂子之年,开科取士之ri,自然引得四方士子纷至沓来。既然考生云集,他们的吃住玩乐都要有人照应,这便给商人发财提供了机会,许多青楼、酒楼、茶馆、小吃应运而生,而贡院边上的秦淮河,也因为这些设施而变得妩媚动人,形成“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的繁华景象。

中国的士子与青楼有不解之缘,从古至今,关于才子与佳人的fēng_liú韵事便经久不息。从唐代开始,参加科举几乎是士子求取功名的惟一选择,一旦高中进士,便意味着锦绣前程,因而需要庆祝,而向钟情的i女写情诗,炫耀才华,是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件雅事。对于大部分士子来说,面对科考失意,无奈之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此时,醇酒佳人,又成为减轻他们落榜痛苦的安慰剂,所谓“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是也!

提到i院和贡院,那么皇帝会不会支持呢?这里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大明铁腕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其实岳峰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这个皇帝。在朱元璋的铁腕政策下,士子与青楼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洪武初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置i院,称大院,朱元璋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作pad娼的动员报告。

他的上联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下联是: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这对联写的是多好呀,山水中的风花雪月都传为千秋佳话才引的世间的痴男痴女尽享释放着自己的情意成就一代一代的痴人。

皇帝劝pa,倒也新鲜,只不过,皇帝劝pa的对象是“商贾之士”这样的大款,美其名曰为国家增加税收。只不过,皇帝的好意商人并不领情,反倒是引得一帮官员人趋之若骛,以致每天下朝之后,武百官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报到,形成一片百官争pa的“壮观”景象。

如此一来,官员每天的公务变成了谈pa论经,哪还有心思放在政事上?一向勤政的朱元璋自然非常不满,为此下达了严厉的法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这样的法令不可谓不严,但依然挡不住百官向青楼前赴后继的的勇气,朱皇帝夫奈之下,国家税收也不要了,下令撤销国营i院,希望就此将官员士子的恶习压制下去。然而结果却令朱皇帝大失所望,国营i院停办,私营i院却如雨后un笋冒了出来,秦淮风月一时呈欣欣向荣之势。

在岳峰现在所在的嘉靖年间私营i院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景象。

秦淮风月之所以兴盛,当然与士子们的倾力捧场有关,而士子们捧场的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青楼为士子紧张的考试生活提供了一个舒缓的空间。为防止作弊,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机制,有些部分甚至有人身侮辱的味道。据余秋雨先生的《十万进士》里介绍,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为防止作弊,考生们皆身披羊皮做的袍子,满眼望去白花花一片。科场检查

状态提示: 【197】爱钞爱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