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湖田影青(1/2)
(全文阅读)
今天到现在,还只是两个小辈在斗宝,这些老人家,可是一个都没动静呢。
剩下的年轻人中,孔四跟吴晨都是两手空空就进来的,倒是白荷这个小姑娘,带了东西过来,田老环视了一圈,就示意她也亮出物件来吧。
白荷也知道该轮到自己了,见大家都在看着她,就站起来,说道:“那小女子也献丑了,今天带来的这件,也真是巧了,还是瓷器,不过年代,要稍微久远一点的哦。”
刚才两件都是明清瓷器,再久远的,就到宋元了,至于唐代及之前的,主要还是以陶器为主,比如唐三彩这种夹生熟制品。
难道是宋代官窑器?大家被白荷勾起好奇之心,只见她说完之后,走到自己的藏品面前,笑吟吟的把黄布揭开,却是一个茶盏连盏托,全器由盏与托两件组合而成,颜色淡青。
上面的茶盏,是典型的盏形,撇口弧腹,圈足外撇。
托盘则是板沿浅腹,盘心处凸起,上面有环形边沿,中部平坦,正好能够放下盏足。而盘底做成覆莲瓣形的高足,在各个莲瓣处,均开有小孔。
“这么个小玩意,挺精致的!”孔四隔空张开蒲扇大掌,差不多能够连盏带托一手抓。
“呵呵,这个不适合你!玩你的大罐大盘去!”吴晨呵呵一笑,这个盏连托,整体施青白釉,釉色晶莹青翠,胎体较薄,胎釉结合紧密,造型高雅美观,绝对是个精品!他一入眼就有些舍不得挪开眼光了。
“南宋湖田窑精品影青茶盏连盏托,请各位前辈掌眼!”白荷学着古代女子行礼,福了一福,笑吟吟说道。
“影青……”吴晨跟孔四相互望了一眼,难怪这么精致夺人!
所谓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瓷都所独创,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
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窗”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产品,有的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
南宋时,曾经一度大量生产影青瓷,海内著称,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生产的影青瓷,绝大部分都是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加上透明青釉,在高温中烧制而成。
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影青的存世量并不多,极为珍贵,吴晨跟孔四也难得一见,不要说那些古代精品,就是八十年代瓷都重新创烧出来的影青,都轰动世界。
很快,大家就都看完坐下,几个老人家照例闭嘴不语,今天跟往年都不一样,老家伙们憋着劲,由着几个年轻人发挥呢。
田老跟刘老咬着耳朵私语了一下,见他们几个小辈的也都看完了,就问他们意见。
“这个我却是看不好!”徐少东只说了一句,就坐了下来,要说这影青瓷,他在师父那里是见过不少,这一件,虽然看着跟影青有些像,但是他看着有点不对。
“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中闪淡青色,厚处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
另外,“影青”的釉中,还有一种在器物周身加绘褐色的彩种,人们称为“点彩”。宋代时,点彩的位置比较随便、自然,面积往往较小,彩色有非常明显的浓淡区别,中心处最浓,呈铁斑色。
这个杯盏正是白中带青,色泽各方面都没问题,包浆也对,不是新出的物件,就是感觉不好,至于哪里不对,徐少东一时却也说不上来。
“这个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闪青,青中闪白,釉层细薄晶莹,好像明澈的湖水,纯正的湖田窑烧制!你们看,多美啊~”白荷见没人说话,只好自己夸奖起来。
“咳~咳~,这个,湖田窑烧制的就像湖水,那龙泉窑烧制的就该像泉水了?”孔四低声跟吴晨说笑道。
虽然他刻意压低了声音,但是大家都是听到了,徐少东忍不住先笑了起来,几个老爷子也不禁迩莞,田老更是暗暗点头,原来孔四这下却是碰巧了,这个杯盏是龙泉青瓷,却不是什么影青。
“讨厌死啦!人家这个可是经过鉴定的啦,就是湖田窑的!”白荷脸蛋微微一红,干脆撒了个娇,化解了尴尬,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了,宋代瓷都的青白瓷,以湖田窑烧制的最为著名,其次有湘湖、胜梅亭、柳家湾等窑。”
看得出来,白荷收了这个东西后,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至少对于影青瓷的一些常识进行了了解。
吴晨听着他们说话,人却是学着徐少东坐着发呆,影青瓷,他在博物馆也没见到过几个,哪里敢冒头?要让他判断年代还行,这个分辨窑口可是不行了。
刘老见他们这番做派,却是欣慰,古玩一行就忌讳心浮气躁,不懂装懂,东子以前也是个毛躁的货色,这两年是沉了些许,那个小吴听田老介绍刚入行不久,能有这般心性,怕是天生的了。
“呵呵,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是个好东西!”李老见大家都不说话,自己先憋不住了,大声说道,“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特别是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
“谢谢李老!”白荷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