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发家(2/3)
这套代理系统给张凯华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张凯华的公司不仅负责系统开发和优化,还在崔龙斌的授意下,组织了一个团队专门外包下丰冠贸易公司的业务运营。张凯华的公司由此迅速扩充,跟随张凯华多年的欧保强也就是这个时候被委以重任,从系统开发转型为业务运营。
欧保强负责的业务运营是崔龙斌公司的核心所在。一般情况下,这类业务不会进行外包,但冯育和崔龙斌不这么想。他们做了研判,认为业务外包就可以变相将公司业务复杂化,一旦出了问题,张凯华的公司能够先抵挡一阵子,这和冯育后来看中杜昆晓的过程大同小异,只不过杜昆晓个人影响力和昆鹏公司价值更大一些。
一方面崔龙斌的丰冠贸易在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冯育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日新月异。不同媒介上都在介绍冯育创立的晶体资本,媒体宣传的是晶体资本以天使投资身份扶持了一些天才年青人的创业,实际上冯育主要是以风投模式入股包装有上市潜力的公司。
欧保强很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原本只长于技术,张凯华发掘了他的另一面。每天,他管理的四十多人团队负责全国各地近千家小企业的出口业务,尤其是一些内地省市的小企业出口业务对他们的依赖度和信任度都很高。欧保强是个非常认真的人,业务稳定后,他开始了解各个业务模块的处理流程,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问题。
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一起不起眼的投诉处理,一个出口瓷器的企业投诉丰冠贸易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录错了,导致他们莫名其妙接到一些不是他们公司业务的电话。欧保强看了一眼投诉处理的结果栏,上面简单写着:“已将通讯方式修改。”
欧保强认为处理过于简单,他认为这只是解决了投诉企业的问题,有可能还有一家企业的通信方式也是错误的,应该查出来一并改正,为了体验投诉处理过程,欧保强决定自己处理。
在查找的过程中,欧保强发现了问题:这家投诉企业的信息被嫁接到几个相同产品不同名字的企业头上,这里面居然还有一个是空壳企业,而这个所谓的空壳企业的出口数量和资金却不小。
欧保强没有声张,他随机抽取了一些企业的资料进行了逐项核实,发现了一些虚假交易。
刚开始,欧保强并没有意识到有问题,他认为是有的企业利用了丰冠贸易公司的操作漏洞做假。但是当他以一般事务向张凯华汇报后,张凯华反映奇怪,先是在会议上没有将此问题进行回应,后来与欧保强私下沟通,让他不要追究这些细节。
“咱们是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其他的事不要去过问。”
“这种事,说大了去就是违法啊!”
“我们只提供技术和运营外包服务,说白了只是个工具,其他不需要多管,以后此事不要提起,我不会第二次回应你。”
张凯华决绝。
欧保强傻眼了。
后来的日子,欧保强也想过不再深究,但止不住内心的冲动,他开始逐个调查平台上的企业。
调查的结果让欧保强陷入巨大的恐惧之中,他分明触摸到一条黑色的可怕的深不见底的暗流,他不知道这道暗流从哪里来,那些源头之上的空壳公司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更不知道这条暗流又将流向何处,反正他确定他所在的公司是其中重要的渠道。
惶惶不安中,他多次试探张凯华,却次次有形无声。
欧保强不知从何开始,他和张凯华从事业伙伴成为了“陌生人”。
他们开始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吵,欧保强也开始依赖酒精麻痹自己,酗酒了。
在欧保强发现问题不到半年时间,就出现了刀捅张凯华致其成为植物人被判入狱一事。
其实欧保强不知道,这段时间对张凯华来说何偿不是一种折磨。张凯华对崔龙斌的业务早己起了怀疑,只不过自命清高的他在名利面前不断沉沦罢了。欧保强发现问题向他反映后,他开始为自己的公司寻找出路,但没有想到的是他找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冯育。
冯育在百忙之中与他见了一面,问了他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转型?”
“公司目前的大致状况怎么样?”
“张凯华对企业的掌控度有多大?”
张凯华自然只能回答个模糊的答案。不料冯育满口答应,冠冕堂皇让张凯华为了企业一定要与丰冠贸易进行切割,但他同时提醒张凯华,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千万不能让丰冠贸易甚至本公司的其他人知道。
张凯华庆幸还有冯育,他满口答应下来。
不过冯育既没有兼并张凯华的公司,也没有为其投资,只是积极协助他与另一家叫长林技术的公司接洽,将张凯华的技术部分转让长林公司,张凯华成为长林公司的合伙人之一。
与此同时,张凯华发现丰冠贸易的业务在大幅度萎缩,许多业务都被折分并购到了其他各类公司。他有些看不懂了,就向他认为可以交心的冯育联系请教,话语间透漏了丰冠贸易的问题。
冯育很重视张凯华反映的问题,专门从北京飞到了上海在张凯华的引荐下见了一面崔龙斌,但是张凯华怎么都想不到,这两个人会反过来在他面前唱了一出好戏。
冯育请崔龙斌不要为难张凯华,什么事都好说,并请崔龙斌私下沟通一些事情,崔龙斌装做受宠若惊的样子,和冯育移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