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说服洪承畴(1/2)
当晚一行人回到锦州,曹变蛟自去找曹文诏,不知叔侄两发生了什么,回来时曹变蛟脸上还红肿着,应该是被曹文诏揍的。
一进来笑嘻嘻地对陈子强说:“绣虎成了,我叔那犟驴同意了,会配合咱们弹压辽东军异动。”
“被曹大叔揍了,没事吧。”
“嘿嘿嘿没事,哥哥我毕竟是他的亲侄子,哪能下死手啊。”
曹变蛟想大笑,扯动嘴角疼的只能嘿嘿笑,不过看起心情极好,陈子强也放下心来。
要动辽东将门,最怕的就是那些失去利益的军将煽动士卒哗变,必须要有军队强力弹压,盯着他们不让其动乱。
虎军人数太少,满打满算才两万人,还有五千步卒留在淮扬镇守,怕的是流寇流窜到那里,即使没有也要护住囤田处。
第二天陈子强约见孙传庭和洪承畴,三人商议多时,洪承畴不敢做此决定,内阁并为传来这命令,明显这是陈子强自己的决定。
“洪督师,若是您不能决定,那就置身事外吧,这事我来做。”
“不行无旨岂能私自行动,老夫身为蓟辽督师,有权阻止你乱来。”
洪承畴断然拒绝,陈子强皱皱眉头,冷冷地盯着他说:“你想让辽东拖垮我大明吗,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上不能替君分忧,下不能安黎民百姓,配做圣人弟子吗?”
“你老夫岂能不知这其中的轻重,可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士卒造反,如之奈何。”
洪承畴岂能不知道辽东的弊端,只是干系太大,他不敢私自动手,万一出了事,被人群起而攻,多年的仕途早就磨光了他年少时的锐气。
陈子强冷笑着说:“那还不简单,您就呆在这,对外说被我囚禁了,等事情平稳后再出来,有功不会忘了你的,有罪我来承担如何。”
“胡说老夫岂是怕事之人。”
洪承畴气的嘴唇直哆嗦,这是藐视他啊,自己可是少年时就名满天下的,如今竟被一个黄口小儿当做怕事之人,如何能忍啊。
只见他握紧拳头,怒目瞪着陈子强,冷然问道:“平江侯真有自信能平复辽东将士的怒火吗?祖大寿吴三桂虽愿意帮忙,可你想过吴三桂并不能左右吴襄的决定,难道他敢囚禁自己的父亲,愿意承担这千古骂名来支持你吗?无法得到那三千铁骑的效忠,吴家是不会跟你走的,这些都考虑清楚了吗?”
三个问句正是他最担心的问题,也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陈子强紧盯着他从容回答道:“督师真以为我是脑门子一热就策划此事吗?今日一大早我就让方内监去吴家了,拿着圣旨去,皇上召吴襄进京,调往京营任职,这回儿应该快启程了。”
“什么?皇上什么时候有这旨意的,我怎么不知。”
洪承畴大吃一惊,吴襄虽被罢官,但他依然身为武职勋官,那是世袭的指挥佥事,名义上还是辽东的将领,作为蓟辽督师正是他的上官,竟然没听到任何消息,手下将官就被调走,这完全是有悖常理的。
陈子强嘿嘿笑道:“本来没这旨意的,是我临时决定的。”
“好胆陈子强,你竟敢假传圣旨。”
洪承畴拍案而起大喝道,陈子强无所谓地摆摆手道:“洪督师稍安勿躁,谁说我假传圣旨了,那是真的圣旨,只不过没填上名字,我昨晚添上的罢了。”
洪承畴惊愕地望着他,陈子强这才慢条斯理地说出缘由,原来上次他来辽东,带了好几份圣旨,除了封赏曹文诏等人,还剩下两份空白名字官职的圣旨,崇祯是为了给他收拢辽东将领用的,但当时没用上。
回到京里又因为他得到皇太极的后宫,先是忙着怎样给自己擦屁股,接着又是内阁和六部的一番变动忘了这事。
崇祯也不提此事,也许是忘了,也许是觉得放在他手上也无所谓,就这么搁下了,这次来辽东收拾行李时翻出来,本想还回去,后来想想或许能派上用场就带来了。
果然昨晚回去后刘文秀建议调走吴襄,方便吴三桂行事,这才有了大清早让方正化去吴家传旨之事。
洪承畴是瞠目结舌,皇帝竟然信任他到这地步,圣旨随便放在他家闲置着,这哪里是那传言猜忌心重的皇帝,整个就像换了个人。
要说崇祯确实比历史上变了许多,一则是因为这几年没有那么紧迫的灭国阴影笼罩,心情舒缓许多,再则潜移默化很重要。
无论是韩鑛还是陈子强,经常都能和他说上话,再说韩鑛当了几年首辅,根本上改变了原本明末朝廷混乱的局面,内阁不再是走马灯似的换人。
惊愕之后的洪承畴静下心来,仔细考量得失之后,终于开口说:“看来绣虎已经做了完全之准备,既如此老夫不拖你的后腿,今日就发出召集令,让辽东军将到山海关议事,这里就交给你和曹文诏吴三桂。”
“多谢洪督师成全,大明的天下百姓会感谢您这次的义举,如此即可活人无数啊。”
陈子强毫不做作的作揖道,辽东若是能减少军费,户部就能腾出手来赈济西北的灾民,再急巴巴地过几年,大明就能恢复元气。
这对陈子强日后的改革太重要了,也是他熟知兵事,自己训练过军队,才敢于下手裁剪军队粮饷,辽东不是缺钱粮,也不是大明的士兵怕死,而是那些被养肥的将领,不愿拼死抵抗,一有风吹草动,就带兵逃跑。
朝廷粮饷大多进入这些将领的私人腰包,士兵们其实没有改善多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