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驱邪(1/2)
公元873年秋,西北边陲,普州崇龛县东郊。
寒风凛冽,霜叶飘飘,荒无人烟的山间小道上蹒跚着两个满带风霜的少年郎,两人身穿粗布麻衣,背着行囊匆匆赶路。
走在前面的一个少年,剑眉星目温文俊朗,约十五岁光景,瘦削的身材好似细枝柳树般风一吹就倒。
此人名叫陈希夷,后面跟着的朴实少年是比他年长一岁的书童刘庸,因平常陈家众人小刘小刘的呼唤,陈希夷便为他改成了小六。两人此行的目的是赶往长安,是为了替含冤被抓走的陈家上下三十二口人上京伸冤告御状的。
如今李唐江山已经不复贞观当年,西有吐蕃南诏,北有回纥国,仅余巴掌大小的弹丸之地苟延残喘。
从普州到长安的官道要经过遂州,遂州隶属剑南道东川,自北周闵帝到如今先后改州为郡,复郡为州达至五次,可见当年饱受战乱洗礼,军阀割据变动之频繁。
陈希夷二人赶到遂州时,前前后后花了近十天的时间,要知道两州之间仅仅只有两百多里路程,之所以花了这么久,一是因为陈希夷身体孱弱,一天走不了多少路,再者两人还得尽量避开来往的官府信使和公干官兵,所以基本走的都是山路。好在这一带比较太平,虽然路有些难走,倒也无性命之虞。
虽然不清楚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危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唯一能做的便是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干粮和清水,好在山间村民并不识得两人,也不知道迎进家门的是朝廷的通缉要犯,在银两的诱惑下自然乐得换取干粮给他。
一路行来,风餐露宿,小六不时抱怨为何不雇辆马车,陈希夷只能耐心解释,一来雇车辆要去城里找人,抛头露面容易被官府察觉,再者马车一般走官道,路上容易生出变故。因此,虽然走的辛苦,但也只能忍受。
由于陈希夷之前感染风寒,现如今已经逐渐康复,二人便走的甚急,到傍晚时分已经走出了五十多里。陈希夷终究还是不忍小六跟着他一起餐风露宿,再加上久经风霜的他也有点受不了山林的风吹雨冻,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冒险进城,因为长时间没有进盐等麻辣五味,两人肚子里都能淡出水来了。
“少爷,原来皇帝老儿早已经伸腿了,现在新皇帝登基正大赦天下呢!”小六咋咋呼呼的推开门跑了进来。
陈希夷正在屋里梳洗,闻言皱了皱眉,这事他早在崇龛县就已经从陆百川口中知道了,但当时小六不在场,他后来也没告诉他,所以根本不知道。陆百川是崇龛县的知县,与父亲是多年同窗好友,说是穿同一条裤子也不为过,此人为官清廉,在百姓口中颇有好名,之前陈希夷曾经冒险向他打探过陈家众人被羁押的缘由,因此并不意外。
之所以皱眉是两人眼下还是通缉的逃犯,虽然找了处偏僻的客栈栖身,但大呼小叫岂不惹人注意。本来陈希夷栈的,因为眼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省下点银两多备些干粮自然是最好的,但看到小六两只布鞋渗着血色,且疲惫不堪便改了主意。两人一路行来,担惊受怕,赶路时怕遇到山贼恶盗,睡觉时又怕豺狼虎豹,因此长时间便都没安稳的睡个好觉,这才牙一咬住了一晚上。
“你说老爷夫人他们会不会已经被赦免了呢,我们是不是不用去长安了?”小六到底还是年少,眼界又窄,受了这么多的苦,天真的希望一切无事。
陈希夷微微叹了口气,淡淡道:“别天真了,十恶皆不在大赦之列,谋反更是十恶之首,不会被赦免!”
小六深色一黯,失望的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莫天师要作法降妖了,快走快走……”
嘈杂的人声传了开来,大街上顿时如滚沸的热水炸开了锅。
陈希夷闻声推开窗户,瞧见下边大街上三五成群的往东城而去,不由有些疑惑。
这时,客栈小二正好从门前经过,陈希夷喊住了小二,询问缘由!
小二是个精瘦年轻的小伙子,皮肤黝黑,闻言停步驻足道:“先生二人是从外地而来的吧?”
陈希夷闻言点头承认。
“这也难怪了,是这样的”
据小二所说,本地有个大户叫杨立,经营米行生意,常广施米粮与百姓,颇有些善名。可就在半年前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自家小女儿开始茶饭不思,整日疯疯癫癫,杨府刚开始以为这小主子神识受损得了重病,便请遍了方圆数百里的大夫郎中却都没能看好。后来越拖越重,眼看生命垂危,杨立经人指点,病急乱投医之下便开始寻访各处得道高人,高价聘请。有道是善有善报,后有一道家高人路过,一言点出杨府上匿有妖孽,需做法驱除。杨立惊喜之下,愿以杨家全部家产赠之换那道士出手,那道士推脱不过,只好选吉日起坛降妖,也就是今日午时。
洛水县四方百姓,大多是乡下粗人,见识不多,听说有道士施法降妖,也不怕那道士道行是否真能降服那妖孽,纷纷奔走相告,好奇观之,所以才惹得一城径向奔走,热闹非凡。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陈希夷和小六虽然见过不少道士和尚驱符镇鬼,但都是小打小闹,贴一两张符纸,撒一点黄水就了事,没有如今降服妖孽的这种大阵仗,因此也按耐不住好奇心欲往观之。
来到杨府时,两人不禁咂舌,杨府上下周围围了不少百姓,连旁边枣树和院墙上都骑满了人,比元宵节犹过之而不及。
小六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