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创新的关键是前瞻性(2/2)
内教育部门领导的心头肉。给出的经费,那就更不用提了,虽然没到滨城理工大学那样500亿一年的地步。
但也给了300多亿,达到和水木大学齐平的水准。
要知道这可只是一所医学院校啊,并不是水木大学那样的综合性大学。
就给了这么多的经费,由此可见上面对这所大学的重视。
这时教育部门的拨款,此外国内的医疗和卫生部门,对这所大学那更是视作掌上明珠。
教育部之外,他们又给了一百多亿的拨款。
如果在加上市里给的,省里给的,还有国内富豪,以及东南亚大佬,还有那些外国大富豪的捐款。
这所大学每年的教育经费,那绝对是位于亚洲首屈一指的地步。
一百亿美元,那是妥妥的……
这样的经费,看的国内其他大学如何不心里痒痒?
国家一直推崇产投结合,可其他学校在这方面一直做得不好。
你在看看人家做的好的,这国家给钱,根本都不计数的……
这尼玛,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那为啥,人家大学能在产投结合这一块做的这么好呢?
还不是因为,人家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就在滨城,紧挨着名厨集团,和第九实验室,还有星火科技这样的大咖。
这些大公司,率先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然后和这些大学分享,这样一来,这些大学在率先获得并且掌握了先进的科技理念之后。
在以这些为基础,继续深入化的进行研发,创新…
这样一来,一旦出了成果,这产投结合不就做起来了…
而国内其他的大学最缺什么?
不就是这种前瞻性的科学创新引导吗?
所谓的前瞻性科学创新引导,其实说白了,就是对未来科技创新领域和路线的一种判断。
如果判断对了,那就开创一个新纪元,如果判断错了,那可能就要倒霉了。
大把的金钱和时间浪费,最后可能会导致你从原来的领先,变成落后……
这一点就多次发生在兔国的历史上。
想当年战国时期,我们曾经有过一段百花齐放的时期。
各种思想家,和各种学术门派是层出不穷,那段时间也是我们华国文明思想最璀璨,最活跃的阶段。
甚至在那个时间里,我们诞生了无数伟大的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青铜冶炼技术等等……
可是后来,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我们的思想就陷入了一个怪圈。
所有的思想文化革新,最终都是为了权利服务,然后我们的文明就在王朝更迭的怪圈当中挣扎了一千多年。
而反观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彻底抛弃了儒家那一套之后,就迅速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
在二战之后,因为紧跟米国的步伐,日本更是迎来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比如在半导体领域,在液晶显示器,在内存,在光刻机领域,日本人都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创造。
但到了后来,日本人也很不幸的在前瞻性领域发生了多次重大判断失误。
比如光刻机领域,他们固执的简直干刻的技术,不信任蚀刻技术。
比如在液晶屏幕领域,他们非得头铁的坚持等离子技术,而不信任液晶技术。
这些都导致了后来,他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大溃败。
由此可见,如果你搞科研,那么前瞻性到底有多重要。
而队伍我们国内的很多大学而言,我们不缺搞基础研发的科研人员,我们缺的却恰恰是那种做出前瞻性课题的大家…
比如很多科研的前沿理论,和创新思想,这些半个世纪之前,我们又钱学森,有邓稼先这种大家的时候。
我们在这些科研领域,就有可以提出前瞻性议题的大家。
大家可以根据大师提出的前瞻性理论,不断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和科研成果。
可如果国内没有这样的大师,那我们就只能跟在国外的科学家提出的理论屁股后面跑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