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共识(1/2)
在淖妹的跑来跑去之后,下午的演奏活动正常进行。
王后是有好段时间没有听曲了,在乐队演奏下,听得很高兴。听了几曲之后,她发现不是大王敲的编钟,还是董国相演奏的。可是,演奏的效果不好了,总是有一点点走调。
王后精明得很,估计这两个家伙有心事,那就演奏到止,让他们各自回去办事去吧。
王后带着灿烂的微笑,向大家说:“好了,今天就演奏到止吧,我很高兴。特别是大王与国相,又亲自来演奏,我的病都好了一大半。谢谢你们了,你们手头都有事,早点回去各大忙各的吧。”
不演奏是可以。但现在就赶他们走,哪怎么成?大王不同意,国相也不同意,淖妹也不同意。
可是,国相不好说,我还不想走,我与大王有事有说?大王也不好说,毕竟是为王后演奏,留客的事也是王后的。只有淖妹有理由了。
淖妹好不容易把人叫齐了,也演奏了,你王后误以为他们有别的事,要赶他们走,那只有淖妹出来救场了。
淖妹也忘了自己的身份,走到王后身边,直接劝王后:“王后啊,大王和国相他们演奏辛苦了,特别是大王,演奏编钟特别消耗体力,看大王满头是汗的,就让他们喝杯茶再走吧。我现在也会泡茶了,就让我来吧。”
王后看了一眼大王,只见大王真的是满头大汗,心里好不感动。王后这才含情脉脉地也劝大王:“还是喝杯茶再走吧?”
“行行行,我陪大王喝一会茶,你姑姑们就陪王后在那边说悄悄话吧。”
大王还没回话,国相报过话茬,生怕大王说要走人。
看国相猴急的样,大王也明白了,他董国相也想与他大王说事的。
大王喝了第一口茶后,迫不及待要向董国相请教:“我的大国相,能请教一个问题吗?”
董国相是想与大王讨论太子刘建的事,哪里有心思为你回答什么问题?
可是,大王既然提了,又不好拒绝。那就回答了你的提问,再谈太子的事:“什么请教啊,你大王可是知识渊博,我董某就不敢当了。有问题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讨论是不错的。说来听听,有什么问题是我们江都王不知道的?”
大王哪里还客气,就说有位好周游学者故事。
古时有位好周游的学者,到一个小国与国王交流时,国王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给那位周游学者讲了一个本国的事。说有一个人将邻居家迷失的羊偷偷地据为己有。邻居将这个人告到衙门,可是在辨认时,却无法说明哪只羊是自己的。衙门因为他缺乏证据,断其为诬告。
可是,被告的儿子,亲自来到衙门,向判案的官吏坦白父亲昧羊的经过。官吏依照法律,处罚了他的父亲,同时,对告发父亲的儿子,也按照规定发给奖金。
断案文书上记载,偷羊人的儿子当时所说的一句话:“国法是神圣的,我要做诚实的百姓。”
国王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事例,牺牲父子之情而遵守国法,最有力地说明百姓具有守法精神。国王为自己能找到这样好的、可以向那位学者炫耀的例子,而沾沾自喜。
没想到,学者听着国王的话不断的皱眉,并且在国王说完后问他“在贵国,所谓正直的人,是指这一类人吗?”
叶公嗅到学者话里的讥讽味道,恼怒万分的说“因为他遵守国法,把诚实看得比父子之爱还要重要,这难道不是正直吗?”
学者却用怜悯的目光看着他,冷冷的说道“您因为想要勉强地辩胜我,不得已才引用这样奇特的例子,其实您不过描绘了一个检举告密的人而已。”
学者还说,贵国把告发自己的父亲当做正直,但是在我的祖国,被认为正直的人,与此完全不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才是真正的正直。任何人都这样相信。您如果放弃强辩,一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学者以为,人与人之间应遵守的正直,是为了保护育成人类之间的爱。并不是法律本身就是正义公道,只有当它能够促进社会的仁爱时,才能成为公平正义。请您绝对不要忘记这一点。尤其父子之间的爱,是天地之间的至高之爱,是孕育人类一切善良的根基。
讲完故事后,大王就感叹,这位学者真是圣贤人,又叹惜:“只可惜,他刘非知识浅薄,不知道这位学者是谁?请问国相你知道此故事中的学者是哪位高人?”
董国相哪里不知道,大王讲了个开头国相不但知道学者是谁,就是孔子;不知道是孔子,还知道大王讲此故事的意思,不就是他大王一定要救太子刘建,而且是根据儒家的祖宗爷的话,来救太子的,我看你董国相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董国相知道,大王是拿孔子来压他。
董国相对孔子这个故事,是有些想法的,但又不能当作别人的面,说大圣人孔子的不是。只能另辟蹊径,找别的方法来解释。
董国相说,这是老师孔子站在父子情上来说那位国王,只讲国法的大道理,却一点也不讲人情上的小道理,有些片面。那位不讲情面的孩子,不是完全做的不对,站在大道理上他是对的,但是站在小道理上,他又是不对的……所以说太子的事,你大王想救他也不错,但作为国相来说,要将他绳之以法也是对的……
……
为太子的事,大王与国相就讨论起来。最后董国相说:“你救太子,我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