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渠道(1/2)
在跟马智坪见面之前,赵启明对他的评价是销售奇才,他甚至想过如果能够说动马智坪加入,可以给他一部分期权,将来q旗下的手机销售工作就交给他跟白雪萍共同负责。
然而,见面之后,赵启明却大失所望。
现在的马智坪,其野心之大,已经完全不是赵启明能够驾驭的。
他来见赵启明只有一个目的,收购。
五千万,51的股权
就这一个选择,行就行,不行拉倒。
作为科健全国最大的代理商,同时也是科健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销售额的创造者,他确实有这个底气。
短短十五分钟的谈话后,赵启明客气的送客,然后坐在刘海平的办公室里连抽了三根烟。
他突然明白,自己振臂一呼,未来的大佬就纷纷拜倒,被他的人格魅力征服,这种情况根本就只能在幻想中出现。
像马智坪这样的人,恐怕就算自己愿意给他整个q通讯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也仅仅只能让他老实上一阵子,时间长了他还是会有别的想法。
至于现在,他并不知道自己跟q的关系,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挖走了一部分科健技术人员,刚刚起步的国产手机小厂。
所以他才会狮子大开口,要51的股份。
这也还是看在自己拥有几条进口生产线的面子上,否则别说五千万了,恐怕连他连面的不会跟自己见。
虽然这次见面算是不欢而散,但马智坪的态度让赵启明更加坚定了建立自己销售渠道的决心。
同时,他对于前世记忆中那些所谓的人才和大牛的招纳意愿减弱了很多。
赵启明曾经幻想过,假如让两马一李都给自己打工,然后一人负责一条产品,那自己岂不是牛逼坏了
好在自己并没有把这种想法当真,人才这种生物,还是自己培养的用起来更舒心。
马智坪走后,白雪萍一直皱着眉头坐在一边,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启明没有打断她的思路,起身走出了办公室,来到旁边的厂房。
李洋走后,原本跟他一起负责主板研发的技术人员也陆续被派往了米国,之前的主板其实是照搬了科健的技术,现在已经完全把这方面的研发工作放在了米国那边,相信很快就能拿出自己的方案。
虽然对于目前的功能机来说不管是哪家的手机自带的所谓系统其实都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不过自己的总比别人的强点儿。
刘海平现在的抱怨主要在于赵启明对于手机外壳的要求,砸核桃这种事情,听起来没那么难,实际上对于品控的要求极高,这也变相的增大的成本。
原本刘海平的想法是直接用封胶或者螺丝的方式来固定手机外壳,那样造出来的手机肯定结实,不过这两种方案刚一提出来就被立刻被赵启明否决了。
封胶根本不用想,现在不是二十年后,你出一款不能打开后盖的手机用户一定不喜欢,就算不计成本的使用侧面开孔插入si卡的方式,就算手机电脑能待机一周,用户也不会习惯。
至于用螺丝也不行,拆卸太麻烦,赵启明给这款手机设定的一个卖点就是可以自由换壳,难道用户买手机还要赠送一个小螺丝刀吗那实在有点扯。
所以,还是得用卡扣的方式,这就是品控要求的非常高了。
不过这也不是问题,只要愿意提高成本,所有的加工厂对这种要求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反正要求越高,价格就越高,能谈钱的事情都不会伤感情。
只要你别又想品控好,又不想多给钱就行了。
对于加工厂这种行为,刘海平自然只能答应,不过他也立刻向赵启明提议购买注塑机,尽快建立自己的手机外壳生产线。
注塑机对现在的赵启明来说倒是不贵,而且这也不算什么尖端科技,国内就有生产厂家,只不过精度不如进口货。
对于注塑机的选择,赵启明拒绝了刘海平从国外进口的建议,坚持选用国内的生产厂家合作,价格高,没关系,生产周期慢,也没关系,只要国内厂家愿意花钱花精力去研发,那他不介意自己的成本高一些。
赵启明的想法很简单,虽然他不懂机械,但谁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有订单,厂家才会有提高生产工艺的意愿,各行各业其实都一样,商品能卖得出去,厂家才会去不断提高自己商品的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如果每一个人需要买一样商品的时候都去买国外的,那国产货就永远赶不上进口货,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他早就决定,在生产设备这方面,能用国产的就用国产的。
技术跟不上,缺研发资金没关系,同样一台注塑机进口的要五十万,我给你六十万,而且可以先付定金,你放心研发,放心生产,造出来我肯定要,唯一的条件是下一代产品技术要能跟得上国外的水品,而且价格也要适当的优惠,否则我们就只有这一次合作了。
产品落伍的太多,技术差的太远别担心,你去把国外的东西买回来,钱我出这些钱就当入股了,股份少一点没关系,只要你真的有发展的心思,那我一定在资金上全力支持
刘海平按照这两点原则接触了几个国内的机械制造厂,立刻就得到了大批厂家的回应,华国的制造业目前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多企业家都空有一颗上进的心,但就是缺资金,现在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当然求之不得。
最重要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