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智慧书局(1/2)
文玉按着马如月的要求有胶泥上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至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
反体单字,文玉就觉得冥冥之中天注定一般。
这些年来,他就喜欢钻研各种雕刻,反体这事儿还真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也是马如月有找到他的原因之一。
文玉经过半个月的废寝忘食成功做出了马如月想要的活字印刷术。
“真是太神奇了。”石渐欣和马如青被邀请来见证奇迹一边啧啧称奇“这样完全可以开一个书局!”
对,这是马如月想要的。
建立一个印刷厂一样的作坊,除了印刷报纸以外还可以对外开放,要印话本什么的都可以。
马如月得了皇帝的首肯,就在京城开始筹建准备报纸。
这一次是准备做大做强的,正巧石渐欣名下有一个两层楼的铺子要收回来,就将那里设立了办公室,取名叫智慧书局。
马如月要什么人才石渐欣和马如青都能给她推荐。
版块这一方面由她负责,人多的地儿新闻也多。
而且她已经想好了,要做一个男频和女频的版块。
京中豪门富家太太千家小姐多,给她们来一点故事连载肯定有读者。
马如月将《孟姜女》《杜十娘》《窦娥》等故事都拉出来再版一次,肯定会有轰动全场的效果。
这一份报纸的名字马如月想了又想,最后取了个《天下新闻》的名头。
所谓的新闻,也就是别人所不知的一些事,将朝堂上能够让大人知道的事件发布出来。
有好也有坏。
升官发财了,抄家问罪了,都第一时间广而告之。
民众的消息不再局限于坊间流传,而是从这个报纸上就能看到明确的答案。
马如月要做到久看不厌,甚至有收藏价值的程度。
而吸此人的故事连载就让读者心心念念的期待着下一期早点发行出来。
马如月这一次规模很大,有专门的美工部,负责一些插画。
上次宜安州府让人画了江智路他们训练的场面,反响相当的好。
于是马如月专门开僻了一个专栏:介绍各行各业人员的工作生存状态。
人有时候就只看着别人的好,觉得别人挣钱容易,事实上真正的隔行如隔山,每一行都不是那么的简单。
要马如月说最想写的就是嘉靖帝的一天。
但是,这又是她最不敢冒的险。
皇帝的生活在百姓眼中绝对是崇敬的,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向世上展示他日理万机的一天,肯定很有卖点。
不过,想着皇帝要知道她胆敢拿自己的日常生活去卖钱,没准儿会让她脑袋搬家。
所以,这个念头就打了下来。
不能写皇帝,那就退而求其次,写写下面的官员。
先写文官,特意就去采访了一下马如青。
但是,她也不会写明这个人是谁,只以几品官员为代称。
马如青的官职低,不用天天上朝,只是到大朝会的时候才去一次。
上朝是五更天,但是臣子们是四更天就要起床梳洗,有些住得远的甚至三更天就得起床穿过大半个城早早的到宫门等候,而且还不敢进食万一遇到内急那可是殿前失仪的事。
他们到了宫门前就得保持亢奋状态了,不能有一点儿的失仪,若是被巡视的官员看见就得重重的记上一笔。
然后就是在朝堂上议事,站立跪拜也是需要体力支撑的。
无论雨打风吹,轮到上朝的日子那就必须去,还不能耽搁一点儿时辰。
马如青说曾经有官员在大风大雨上朝路上因路滑跌进河里淹死的。
马如月听了就觉得上朝路也有也有风险的。
说起来,真正是比农民还艰苦一些。
想想也是这样的,农民要是遇上那刮风下雨可能选择不出门做工,等天晴时再抓紧时间干就是了。
但是这些朝臣却不行,他们必做要去,迟了很还可能掉脑袋的。
马如月听完就想起了那首诗:秋风御路冠盖满,晓月画楼钟鼓迟。卧听传呼丞相入,可怜正是上朝时。
别人羡慕你的荣华富贵,其实都不是轻易得来的,他们的艰苦也不是人人都能得知的。
上完朝不是回家补瞌睡,而是去衙门里处理交待和未完的公事。
马如月静静的听完马如青的谈论,心下也同情了他们几分。
看来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自由职业者最好,不受人约束。
第一期的《天下新闻》样版出来,马如月又递了贴子进宫。
在人家的地盘上,怎么着也得人首肯才行。
“这是写的朝臣上朝的事?”嘉靖帝捏着报纸眯着眼睛问:”在你们的眼中他们很苦很累。“
”启禀皇上,臣妇以为,各行各业都不容易。“马如月就知道这个内容会引起他的反感:”臣妇仅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进行的观察和描写,客观公正不带一点私人感情来写的,若说很苦很累,真正苦累的当数皇上为天下第一人。“
这个马屁是一定要拍的,而且要拍得他舒心。
”臣妇原本想写皇上的,但是不敢冒犯天威。“马如月如实说着自己的想法。
“朕看你就没有不敢做的事。”将《天下新闻》丢在了御桌上:“这一期的东西不行,重写。”
马如月心里一阵哀嚎,心里好想问怎么就不行了,任什么就不行了。
“既然你要写各行各业都不容易,那就从朕写起。”嘉靖帝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