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魔稻(3/4)
头转悠,看苗情,查虫情,甚至也可以对生产队长们发号施令了。那个神气劲儿,那种风光,再累再苦,心里也是乐滋滋的。人啊,有时候活的就是个尊严。有尊严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哩。马林西有时候也会在心里冒出这样的念头。
前几年念初中那阵子,下午放学和假期里都要到西陵、西港、新陵那几个生产队去挑猪菜。特别是雨过天晴的时候,田里非常潮湿不能下脚,一踩一个深深的坑,生产队大小干部见了有挑猪菜的孩子就朝死里撵,尤其是外队的孩子,抓住了,就会把你的镰刀啊、小锹子啊啊什么的统统扔进沟河,连装猪菜的篮子也给毁了。马林西和哥哥都是曾经被西陵、西港的干部们撵过、抓过、训过的。当时,一听到队长们的名字心里就发怵,只要是挑猪菜,见到他们的影儿就望风而逃。
前年夏天吧,赵正冬与几个男人还合围过他们哥俩,要不是不要命地跳进河里游过来,真不敢想象若是被抓住会是什么结果。现在呢,马林西可以旁若无人地在当年被人追得龟孙子一样落荒而逃的田地里大摇大摆地查虫,指挥,甚至还能发号施令一番。现在面对的,还是当年那些曾经拼命抓过他的人,现在国为工作需要碰到一起,别提有多惬意了。
当然,马林西也表现着大度,既不提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更不往心里去,人家当年也是守土有责嘛。
马林西的心思,倒是正儿八经地都花在了研究农业技术上。这时候,哥哥已是公社农科站的植保技术员。一方面,马林西直接向他学习,另一方面,马林西又买了大量农业书籍,边干边学。技术提高很快,到了年底时,马林西的技术水平在全公社三十七个大队农技员中已崭露头角,小有名气了。
名义上,马林西是农业技术员,实际上的业务是以植物保护为主的,甚至被人们称之为治虫员。管他是治虫员,还是农技员,马林西都没有满足,而是致力于探索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所有栽培技术,从植物保护到作物栽培、育种,从水稻、棉花,到三麦、玉米,都广泛涉猎,刻苦钻研,大量开展各种农业科学实验,先后完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普项目。比如试制成功超低量喷雾器,稻麦新品种试验,棉花种子复壮技术,棉花营养钵移载,等等。
在进行这些农业科技试验时,马林西先是在自家自留地里搞,而后在他的联系点新中生产队搞。从县稻麦原种场,他还一下子引进了十多个稻麦新品种。第二年,他的联系点换到了中心队,在破天荒地搞小麦移栽的同时,还成立了全公社第一家农业科技队。不但由大队选配了刘加宁、程文武、周成学三名专职农科队员,还划出了十几亩专门的试验田。
有专门的人,有专门的试验田,科技推广试验这年一炮打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次年,马林西想趁风趁势把农科试验田扩大,这与中心生产队长周玉林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鼓励马林西:“你只要把试验田种成高产田,我全力支持你,要人有人,有物有物,要地有地。”
有周玉林这么撑腰,马林西胆子更壮,底气更足,他拍胸脯:“我保证把试验田种成丰产田,种成示范田。”
周玉林当场表态:“我给你人,要谁,任你点。”
马林西说:“我今年要搞杂交水稻示范种植,还要做杂交水稻制种示范。”
周玉林说:“那我不管,只要高产就行,你说要谁?”就这样,除了原有的人员,农科队的人员又增加了八个人,并将队里最显眼的十多亩好田交给马林西全权指挥耕种。
马林西也是从书本和报刊上得知关于杂交水稻优势、水稻制种、南优二号等最新农技信息的。
在南墩公社,还没有几个人听说过这样类似天方夜潭的农业信息。但由于有哥哥的支持,又有马林西自己与县农科所、种子站专家的直接接触,他怀着兴奋而忐忑的心情上阵了。
“南优二号”是利用远缘杂交优势取得高产,比常规水稻理论上要多收百分之三四十。而用种极少,是常规水稻用种量的十分之一,所以在秧池里只有星星点点的种苗,而秧苗移载到大田时更是稀稀拉拉,插完秧,田里还是水汪汪的一片。不仅其他人觉得不可思议,就是马林西心里也是捏着一把汗。成天在田边转悠,把看到的一切,默记心里,晚上回家在煤油灯下对照书本进行比较研究,生怕会什么闪失。
最玄乎的,还算是杂交水稻的制种。
第六节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矮优三号”制种父、母本按一比八移载,父本“国际六六一”比母本“二九矮四号”早栽三十多天。
那情景,真令人担忧,一片水田里,就几行秧苗。不仅是马林西担心,连周玉林也动摇了。问他:“这样行吗?”
马林西自己给自己打气,壮着胆子拍胸脯说:“就是这个样子的,你放心好啦!”
祖祖辈辈习惯了普通水稻种植的老百姓没有周队长的见识和耐心,他们从一生下来见到育小秧和移栽都是满田的秧苗满田的绿。并且,育秧在所有农活中是最为神圣的大事,世世代代哪见过如此稀行小苗几乎是没栽秧的大片白水田啊?
除了冷嘲热讽,最要命的是,广大社员也就是——革命群众,联名一次次要求周玉林把制种稻拔掉,趁早补栽常规稻。否则,耽误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