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1/2)
明末的北京城规模宏大,一副坚城威严无敌的气势,以至于比高进晚三年站在城下的俄罗斯人图敏涅茨写道:“北京城如此宏伟,骑马绕城走一圈也需要十天时间!”
夕阳下,高进站在朝阳‘门’外,驻马四望满心感叹。不过因为早就看见过南直隶的恢宏与江南各城的繁华,不至于过于惊叹,在此时的高进眼里,京城只不过是一个忧伤的符号,况且这座城没有他念着的人,毋须喜爱也毋须留念。
自然,十多年前从欧洲小城堡长途跋涉来的传教士利玛窦可不会这么想,即使是北京城外一眼望不见边际的林立的普通商业区,也会让利玛窦兴奋莫名,仿佛后世中国人初次到纽约的感觉。
想起满清进城后将把所有的汉人赶出了现在京城,靠着南边的城墙又起了一座城来安置,高进心中一点伤感。
如果不是孙大炮号召革命,城中之城的鞑坦城将在每一个城市中都能找到遗址。割裂的社会,根本不如现在边境上民族之间那般自然的‘交’融。
高进想着在台湾、海参崴自己治理的城市中,‘蒙’古族、建州‘女’真、高山族、汉族还有各种民族和睦的生活战斗,心中欢喜,心思大家都是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应该同舟同济一起生存。大洋外的土地才是广袤的,那才是要开拓的空间。
“高贤弟,我们进城吧t赶慢赶,还是比计划晚了两天,明日考生就进场了,我们还要速去准备。”已经和高进好的能穿一条‘裤’子的阎千户,伸手递了一顶漂亮的帽子过来,帽子边沿飘着非常‘精’细的面纱,可以看见外面,但不透灰尘。
高进笑着接过戴上,看着同样戴着的这样面纱的来往人群,笑道:“千户大人费心,‘春’季多风沙,此物甚妙!”
众人谈笑着打马,高进就这样第一次进了北京城。
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三日一场,每场必须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相同。
第二日,休整了一晚的高进迈着方步,基本算是被阎千户拖着进了贡院。贡院点名核对的考官和军户看来是早就关照过的,草草给高进搜了身,直接丢个号牌,让高进自己去找房间。
阎千户眉开眼笑的看着高进走了进去,嘴巴都笑的合不拢,转身回去向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复命去了。
“高学弟!”“高学弟!”“高学弟!”“高学弟!”
高进惶‘惑’间感觉身后有人叫,回头看竟然是东林书院的同‘门’李应升、魏大中,还有一群平日也在东林书院一起吃过饭,只是连名字也记不起来了同‘门’学兄。
高进机智的叫道:“魏学兄,李学兄,还有大家也来了。”
同学相见,包括那些“大家”见到书院最有钱的主,都是分外的高兴,大家围在一起互相作揖行礼。
高进笑道:“各位学兄,贤弟有礼了!”
“黄尊素怎么被拦着还没进来,我们看看去?”李应升扫视了下人群,指着贡院‘门’口道。
黄尊素正在‘门’口郁闷着。‘门’口点名核对的考官也正眯缝着小眼,上下打量他,嘴里念念有词道:“名册(明朝的准考证)上说你是身高六尺,面白微须,但是你胡须这么长?”
“考官大人,我的胡须自进京以来一直都没有修剪,虽然长,但是您看看,确实只有几绺!”黄尊素很无辜的将脸前的胡子举起给考官看。
考官怒斥道:“微者,无也。汝师未教你读过朱熹的书吗?”
黄尊素年少,气的满脸通红,又不敢出声,眼里就要泪奔。
“《论语》中云:孔子微服过宋。照大人的说法,岂不是说老夫子一丝不挂、赤身‘裸’体经过宋国了!”同学中年龄最大的魏大中站了出来,反‘唇’相讥。
考官脸上一红,大声叫道:“反了反了,是你是考官,还是我是考官,若是捣‘乱’就把你们架进外面的站笼里。”
“学生们学业未‘精’,恰巧听闻老大人刚才说到微字之注解,一时好奇向老大人请教,还请老大人体谅。这位黄学兄是学生们同学,我们愿意联名为他做保。大人,不如这样,还是学生们联名写个保书,后面等着点名入场的考生还这么多,不耽误老大人的功夫。”高进站出来,憨笑道。
考官眼光一柔,借坡下驴,道:“还是这位懂理,就如此_,要怪,只能怪这位学生报来的名册描摹不准。”
一场小风‘波’顺利化去,众人恢复了开心,三五一伙的去找号房。
高进和李应升、魏大中、黄尊素走在一起,谈论着分别之情,讲着讲着,就问起周顺昌和周宗建怎么没来。
魏大中老脸一红,笑道:“周顺昌和周宗建两年前就如高学弟所预料中了举。哦,我的号房到了,我先进去了,待考完了我们也让高学弟预测一二。”
高进豪迈道:“没问题,我做东!”
“你最富,自然你做东!”李应升、黄尊素哈哈大笑,各自寻了自己的号房。
高进转了几圈,好不容易在贡院角落的角落的角落,找到自己的号房。房顶破落,墙壁老旧长满了青苔,看起来下雨天还漏雨,还是近来勉强铺了层席子才挡住了漏‘洞’。
因为在北京城,独孤信在此还没有太多的势力,想来也没有什么办法打点。
阎千户那边只是奉命拉人进考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