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雨将至(1/1)
过不多时,起风了。
风中送来了水气,不知是从江面送来的,还是故意提醒人们大雨将至,躲是躲不了的。
前去送信的小队长回来了,和同僚们一起,望着灰暗的东方天空,心情一样的沉重。
他们仍在考虑,确切地说,他们在等。
他们在等自家元帅的反应,看元帅们是否会选择“弃暗投明”,待元帅作出选择后,自己再做出选择。
武氏大营近在眼前,可没人敢做出头的椽子。
等啊、等啊。
潮湿的泥土的怪异味道翻腾了起来,引得胃中空虚的守兵们几欲作呕。
他们看到,许宝元站了起来,走到一处营帐中,然后又走了出来,还是回到汤药桌后端坐。
过了一会儿,几个小兵为许宝元撑起一个棚,将人和药全都罩在下头,免得风雨侵袭。
不仅如此,小兵们还给许宝元带了斗笠、蓑衣,给汤药蒙上了防水的油布。
然后,原本操练的武氏军兵们集合,整队。
一部分人马在长官的带领下走到大营后方,剩下的人马在长官的带领下,有的加固营帐,有的拿起工具,在大营两侧开挖壕沟,多半是用来排水的,免得大营被淹。
武氏军兵如此严密地防卫大雨,足以想想这场雨的威势该有多大。
守兵们心凉了。
又饿有倦的他们,如果被大雨淋了,非病了不可,还有几分活命之机呢?
小队长紧握着刀,通过城门洞,看着身后干净的街道,仍没等来帅将的选择,叹口气
,皱着眉头,又看向忙碌的武氏大营,心里越来越没底。
他想了想,抬步走到许宝元的身边询问情况。
许宝元在椅上盘膝坐着,眯着眼睛,不看来者是谁,淡淡道:“执迷不悟,天理不容。”说罢,摆摆手,让那小队长离去,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小队长挪不动步子,心想,如果今日的雨是天谴,那么他们逃不过了,非送命不可。想到这儿,他对崇元皇帝,对不顾兵将的主帅、大将,生出了怨气和怒气。
再三请求许宝元解救之法,一无所获后,小队长只能无功而返。
他让城头的兄弟们也下来躲在城门洞里,至少不会被淋。
女主武氏早就放过话了,谁敢欺侮百姓,抢占民居,抢夺粮食,一经发现,不论因由,立刻发动进攻,格杀勿论。
没有主心骨的城中守兵和玉国大营中的兵士不敢妄动。
至少,听话,多活几天,不听话,立刻死。
东方天空的乌云来得很慢,很慢,一点点逼近。
西方天空中的太阳也行得很慢、很慢,一点点下沉。
光亮一点点暗淡,弄得人心烦意乱,头昏眼花,承受着无形的压迫。
挖掘壕沟的声音传来了。
守兵们看着武氏军兵有力的动作,高涨的精神,对比有气无力的自己,唯有羡慕,连嫉妒都不敢生出半分,生怕自己的罪孽多半分。
又过一阵子,天光昏沉了。
城门洞里更暗,近乎黑了。
小队长站在门前,仰望天空,叹息不止。
忽然,他听到有人说:“哥,我才十六,我不想死。”声音轻轻的,怯怯的,在安静的城门洞里却变得异常清晰。
若在平时,有人敢说这样的丧气话,他一定要严加责罚的,但现在的他感同身受,对那个十六岁小兵充满了同情和怜惜。
他想到自己人近中年,有家有室,却要因为昏君丧命,而那小兵才十六,年纪轻轻,连这世间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也要无辜受连累,愤愤不已,大感不值得。
他们入伍大多为了谋生,忠君爱国太远了,他们做不到。他们求的是一人温饱或一家温饱。若得到了应得的,他们若受伤、若丧命,没有怨言。可现在,他们什么都没得到,连口饭都吃不上了,因此了却余生,实在不划算。
他心头火起,终于下定了决心,鼓起勇气,再次走向武氏大营,不去找许宝元,而是直接走到了一位长官的面前。
交谈几句之后,那长官要他等待,前去回禀。
不多时,长官回来了。
小队长拱手,交出了自己的佩刀,转身几步,向聚在城门探望的同僚们招手。
守兵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一阵子,相继走出。
在他们的身后,得了讯的巡逻队也跟上了。
投诚的消息传得很快,一传十,十传百。
队伍变得越来越长,一个一个兵从城门口走出来,连接了临江城门口与武氏大营营口,都与那小队长一样,交了兵刃。
玉国大营里,潦倒的帅将也知道了。但连站起来都没有力气的他们,做不了任何事情,只能眼睁睁看着营里的士兵们一队、一队离去。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