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东州刺史(1/2)
求订阅,求月票
……
“公苗啊,将你从富庶的雍州之地,调任到东州出任刺史,这心里可有怨言?”
吕布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的贺齐,面露笑容的说道。
贺齐忙上前垂首道:“陛下,臣未曾有任何怨言,陛下这般信任臣,将东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到臣的手中,臣心中很是激动。”
根据先前与贾诩、郭嘉等人的商定,吕布决定以东州为名,作为辽东日后的命名,且东州所辖疆域,要远超一般的州郡。
“有这样的斗志是好事。”
吕布笑着说道:“公苗啊,朕知道你这些在雍州治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为我大唐国力提升,贡献了很多。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朕才会决定,将东州这个重要的地方,交付到你的手中来治理。
东州发展的好与坏,将关系到我们大唐,日后对战异族势力的态势,想来这些公苗心中都清楚。”
贺齐点头应道:“陛下说的没错,在臣前来东州的途中,就想到了这些,东州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
眼下我大唐京城重地,因为多了东州这块屏障,那日后在北方的局势,只会愈发的稳定。
不过陛下,东州若想真正发展起来,这治下各郡的分布,还是要进行细化,尤其是辽东郡这个郡,所辖疆域实在是太大了。
将这么大一块地域,都划分到辽东郡治下,就东州的整体发展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的。”
作为吕布所倚仗的大才,这贺齐的能力,那绝对是没的说的,虽说此前尚未赶到辽东,但却对辽东全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贾诩、郭嘉听到贺齐所讲的这些,那脸上皆露出了笑容,下意识的点头表示赞许。
“公苗说的没错。”
吕布面露笑意道:“其实在公苗前来赴任前,朕就跟文和、奉孝他们,就东州治下各郡的分布,又重新进行了规划。
文和啊,你来向公苗先介绍一下,东州治下各郡的分布,这样之后有关东州的开发,朕才能很好的讲下去。”
想要让一块地域,真正的进入到发展的境遇下,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明确所辖疆域。
“臣遵旨!”
贾诩上前垂首应道,接着便看向贺齐说道:“公苗,这是陛下经过裁定,最终明确下来的,有关东州治下各郡分布。”
说到这里,贾诩便将悬挂的东州地舆图,上面所盖着的白布扯下,贺齐当见到上面的分布后,双眼微眯了起来。
贾诩上前介绍道:“根据陛下的意思,长城防线以内的原辽西郡疆域,为了方便更好的治理,便自此归属到右北平郡治下,日后交由幽州刺史府统管。
日后在东州刺史府治下,辽西郡以后的郡治,要重新在大凌河流域,筹建起一座新城,以此更好的统治辽西郡。
原辽东属国治下,包括辽东郡西部各县,将合并成一郡之地,日后以定辽郡命名,郡治设在昌黎。”
先前汉室对辽东治下各郡,那采取的就是大散养的状态,虽说归属于幽州治下,但实际这些都是苦寒之地,并没有想着要真正开发出来。
汉室之所以是这样的态度,无非就是开发辽东各郡的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所以就没有过多的理会这些。
再者说辽东治下各郡,汉胡混杂而居,这导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小规模战事,或者较大规模的战事。
就算是想要开发辽东各郡,那难度也是很大的存在。
但是对吕布来说,却不是这样想的,倘若东州能够真正开发出来,就算一年只能种一茬粮食,那产量也是很惊人的。
毕竟东州治下的黑土地,那绝对是非常富庶的存在,这可谓是上天对华夏一族的恩赐啊。
更为重要的一点,经过这几年来的鼓励生育,大唐治下的人口基数,相比较于从前快翻了一倍。
如果说将一部分百姓,迁移到东州治下参与开发,那吕布相信在稳定的环境下,要不了几年,东州就能真正开发出来。
贾诩接着又说道:“公苗,原玄菟郡,被陛下更名为辽北郡,其郡治所在,定在了高句丽。
而刚才你所提及的辽东郡,以千山作为分界岭,以西的这片疆域,设辽南郡,郡治定在平郭。
以东的这片疆域,为辽东郡,郡治依旧是襄平城,而东州刺史府亦设立在襄平城,这样日后就能更好的统筹东州各郡发展。”
听着贾诩的详细介绍,在贺齐的心中有了基本的概念,单单是这样的一种调整,就为东州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布此时说道:“公苗,虽说东州治下各郡,已经被朕明确了下来,但是各郡治下的各县,还需要你领着东州官员厘清。
朕的想法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各县县界,而各县治下各乡、各村的划定,也要根据实际出发。
只有建立起层次分明的框架,日后的东州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而不是说藏着各种各样的隐患。”
辽东整个地区的地形分布,那相对来说还是很复杂的,想要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要根据地形分布,来厘清治下的职权划分才行。
贺齐在听到这里,当即便垂首一礼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竭尽所能,尽早厘清东州各郡治下各县分界。
确保东州各郡治下,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秩序,将东州真正的开发起来,为我大唐国力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