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二 玉龙寨主(1/2)
绢之国朝中变故多多,远在辽东的常邈也有所耳闻。不过他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些事件。理由很简单,根据他对于皇帝刘裕通的了解,不管朝中哪一派占了优势,刘裕通都不可能坐视不管,很快就会重新使得双方达成平衡状态。皇帝既然已经决定对高丽用兵,那就不会轻易改弦易辙。与其在意朝中的变化,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对付眼前的高丽侵略军上比较有用。
自从辽水上的那场遭遇战以后,常邈就在辽水北岸加强了守备,阿乙支几次企图渡过辽水都被常邈挫败。之后阿乙支改变策略,一方面不断向国王崔文德要求增兵,几个月来高丽兵的数量已经接近十万之众;另一方面则不断派出兵力向辽水以南的绢之国城池发起攻击。与其勉强渡河击败常邈的辽东军,不如捞取实际利益才更符合阿乙支自己的意愿。
面对强大的高丽军队,绢之国的辽东守军缺少必要的物资准备,粮草不足,退路又被截断,因此他们的选择非常有限,而且令人沮丧:有些守将选择了撤向辽水北岸,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城池的依托,在野战中成了高丽军的猎物,百姓也落入高丽人手中,成了被**的对象;有些守将则因成云的劝诱而举城投降;还有些选择了坚守,其结果很明显,这些城很快就被高丽军攻破。阿乙支对于胆敢反抗的绢之*队一律处死,就连城中的居民也无一幸免,这些城池全都变成了死城。不光是城池逐一陷落,城池周边的镇、村、寨也没能幸免。就这样,辽水以南几乎全都落入了高丽军的控制之中。
面对这一局面,常邈也觉得非常无奈。以辽东军目前的兵力而言,虽然超过十万,如果把驻守的兵力全部集结则可能高达二十万之众,但是战斗能力却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多少,以现在的绢之*队的战斗力而言,坚守住辽水防线应该还不成问题,可是要主动出击的话,取胜就非常困难了。对于那些辽水以南的城池和百姓,常邈也曾组织了多次营救队伍,但是收效甚微。被成功解救回来的人数不到总数的一成。不断有逃到辽水边的零散的百姓和边防军,其状之凄惨令所有辽东军义愤填膺,纷纷向常邈请战。常邈只能好言相劝,不管士气有多高昂,也不能让这些士兵白白送死。
这段时间来,常邈的主要工作是训练士兵,让他们熟悉针对高丽军队的战法。此外,他还有一个计划,就是专门组织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来作为整支部队的骨干力量。由于陈云海不幸战死沙场,这支骑兵的组建和训练工作就交给了老将何灵。何灵虽然经验老到,不过常邈认为并不适合让这么一位老将军作为这支骑兵的指挥官,因此常邈又提拔了上次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别将苏成栋作为何灵的副将,其意图就是考验一下苏成栋的能力够不够格接替何灵。
这天早晨,常邈看完士兵们的早操之后回到营帐,正好碰上苏成栋回来缴令。
前几天玉龙寨遭到了高丽军的攻击,常邈命苏成栋率三千骑兵前去解围。话虽如此,常邈对于这次的解救行动其实是不抱希望的,原因在于玉龙寨距离偏远,送信到辽水已经用了整整五天,即使立即派骑兵赶去也需要两天以上,而玉龙寨是个非常小的寨子,守军不过一百人而已,别说坚守七天,连一天都有困难。
可是苏成栋带来的战报却让常邈吃了一惊。他率军赶到的时候,玉龙寨非但没丢,前去攻击的一千名高丽军反而伤亡过半,苏成栋的骑兵一到,内外夹击之下高丽军一个也没剩下,全部被歼灭了。
常邈当即来了兴趣,命苏成栋详细说明一下玉龙寨的防御布局。等苏成栋演示到一半时,常邈的脸色就变了。因为他已经看出这个防御布局依据地势,非常合理实用,能摆出这种布防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玉龙寨的指挥官是谁?你再跑一次,速速将此人带来见我!”
苏成栋微微一笑,答道:“回禀都护大人,此人名叫薛伯仁,是一名佰长。蝎已经将他还有他剩余的士卒全部带来,正在营外候命。”
常邈饶有兴趣的看着苏成栋道:“你怎么知道本督想见此人?”
苏成栋抱拳回道:“蝎也对此战感到惊奇,因此觉得有必要向都护大人引荐人才。如果都护大人没有这个意思的话,蝎就将此人留到自己帐下了。”
“哼,有本督在此,你可休想自肥。让他进来。”
“是。”苏成栋答应一声便大步走出帐外。不多时便引了一人再次进入帅帐。
常邈见来人中等身材,虎背熊腰,面色黝黑,看上去有四十开外的年纪,确实是一副优秀武人的模样。
“小人薛伯仁见过都护大人。”薛伯仁抱拳行礼。
“不必多礼,”常邈摆摆手道:“薛伯仁······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约二十年前有一位武状元就叫薛伯仁,不知和足下可是一人?”
“回都护大人,正是小人。”
这下不光常邈,连苏成栋也大吃一惊,堂堂武状元怎么二十年后成了一个小小的佰长了?常邈忙站起身来道:“原来是前辈了,失礼失礼。不知足下何以成了一介佰长呢?”
薛伯仁的声音显然有些颤抖:“回都护大人,小人自那年考取武状元之后便被兵部派到了辽东,虽然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倒也做到了折冲校尉的位置,可是有一年渤海附近发生了部落叛乱,当时小人奉命随军平叛,平定叛乱之后当时的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