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在秦国做武王》

2345小说网(2345xs.win)

首页 >> 我在秦国做武王 () >> 第九十七章 孟轲的疑虑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45xs.win/203283/

第九十七章 孟轲的疑虑(2/2)

秦王收拢衣袖,再正衣冠,往后退了一步,之后朝着孟轲恭恭敬敬地弓腰下去。

以王师之礼!

“孟子之言,寡人无不认同,臣不知忠义,君不知仁义,则民无君也,臣无民也,如此之国,势必不能长久,寡人也是有此一思,才请孟子入秦,求这长久之道!”

嬴荡这样的声势,别说是孟轲,就连一旁的苏秦都是着实吃了一惊。

当初他见秦王时,根本就没有这样大的阵势,就算是献上了破楚之策,更是出使了赵魏两国,立下大功,可在秦王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受到重任、尊重的臣子而已,但对这孟老夫子,居然是在行师礼。

这里面的原因,是值得深思一番的。

苏秦知秦王为人,更知其才,知其志,不会无缘无故,就来这么一出的。

他却不知道,孟子一句话,正是说到了嬴荡心坎里。

始皇帝一统天下,威加海内,有如此声势,可居然就只存了短短的二十几年,贾谊有句话说得好,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一统天下后,则没有了外部的压力,那法家治理所产生的内部压力,就无法化解,最终,让帝国一下子分崩离析,简单来说,就是绷得太近了。

臣子紧,氏族紧,民更是紧,也就是缺少了仁义,只有儒家可以松一松,内法而外儒,才为王道。

孟轲一愣神,紧接着回礼。

初见秦王,就见他能够礼贤下士,这一番试探,更是看到他的态度诚恳,这下孟轲终于能确定,弟子公输楠所说无误了。

“秦王能对我这个老夫子有如此大礼,刚才倒是老夫失礼了,老夫弟子信中,早已说明秦王之志,希望此行,能为秦王或是秦国,做些什么吧?”

说到这里,孟子的神情颇有些惆怅。

他这一生,自以为满腹经纶,能改变天下,可偏偏却连一人都改变不了,何谈改变天下。每当他出使诸国,诸国君王无一不是十里相迎,声势浩大,但若一说起治国之策,仁义之道,都会选择闭口不言。

孟轲心中也明白,君王们见他,只是不想落下不礼贤下士的名声,对于他的儒家的主张,是没有一个人听得进去的。

他迫切希望,由衷地希望,年轻的秦王,不要再是一个魏惠文王了!

“我秦有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皆可令我秦一时盛,但要长久兴盛,则还需一儒家也,儒家之魁,当为孟子,寡人可是图谋不小,孟子要早做准备了!”

苏秦就是纵横家,秦王这样一说,岂不是将儒家抬到了天下百家之首了,这让他不由得心生疑惑。

不听秦王读儒书,为何对儒家这般上心呢?

因为秦王考虑的是二十年后的事情,在那时候,天下必定统一,兵家纵横家,都不能治国,而法家太紧,只有内法而外儒,才是最好的治国之道。

“老子所云,先立德,其立功,后立言,老夫浮沉半生,自认有德之人,世人皆知孟轲之道,天下却无孟轲之功,只希望秦王真有此志,知我儒家之长?”

人生七十古来稀,孟轲年过花甲,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高寿了。

他自觉身体不如从前,甚至有时候觉得,今夜睡下,就再也看不到明日日升。

一生奔波,除了几卷书,便碌碌无为,他太渴望在他有生之年,看到儒家大兴了!

听到这话,嬴荡知道,邀请孟轲入秦为官,是有戏了!

这可是孟子啊!

“寡人在此,就是为了等候二位,请入城府,再慢慢细说!”

嬴荡做出了邀请之势,苏秦孟轲俱是点头。

秦王亲自驾车,走过南郑大街,载着苏孟两人,步入城府。


状态提示: 第九十七章 孟轲的疑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