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算计(1/2)
就是无论是孙家的江东子弟,还是袁术的兵马,在季明堂眼中都是差不多的存在,他来孙家的时间不长,唯一亲近的,也只有程清萍一个人,说对孙家有多少归属感,也不太现实。
当然季明堂也不会因为同情袁术,就背地里出卖孙家,因为战场的残酷,他早就见识到,现在的情况就是,孙家和袁术只能有一个存在,若是孙家战败,自己落入袁术的手中,也必定不会有一个好结果。
就算袁术有和曹操一样的想法,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袁术的称帝之心早已经跃然纸上,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紧接着就会直接将自己宰了,自己可不甘心就这样死去。
原本季明堂觉得,自己背后还是有靠山的,虽然说董卓靠不住,但只要自己是汉帝刘协一天,董卓就不会放任其他人,过来威胁自己的性命,然而这次袁术咬死孙家不放。
季明堂想了许久,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董卓在暗中推波助澜,袁术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说起来现在三国的局势就是,陶谦,公孙瓒,袁术对抗,袁绍,曹操和刘表,而董卓自成一派,当然如果没有自己提醒董卓的话,现在董卓和吕布早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也就是说,他们早已经死掉,坟头草都挺高。
谁也不清楚,季明堂当初提醒董卓是对是错,如果没有董卓的话,季明堂仍旧会成为皇帝,无非就是从董卓的傀儡,变成王允的傀儡,说起来,汉室的老臣没一个好东西,但凡他们能够忠心耿耿,现在局势也不会乱成这样。
当然也不能怪他们有自己的私心,现在这个局势,本身就是一个乱摊子,就算是他们忠心耿耿,为汉室收拾乱摊子,也不一定能够收拾的好。
说起来汉室的存亡,对于这些人来讲,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就像自己封孙策为江东王,实际上这江东王,真的有什么用,并没有。
正常来说,像袁术这样的刺史,见到江东王氏要行礼的,但实际上袁术连自己这个汉室皇帝都不曾放在心上,更何况孙策这个江东王。
“还记得从前背过的诗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程清萍也算是有感而发,在现代自己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太平盛世,虽然说能够理解张养浩,诗中感叹王朝兴衰,百姓生活苦的意思,但却没办法亲身体会。
真正生到了古代,还是战乱横飞的东汉末年,才算是明白,百姓在夹缝中生存,到底有多么的艰难。
就像是丹阳郡逃出来的那些百姓,孙家庇护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是应该应分的,在危难关头,孙家扔下一部分百姓,果断撤离丹阳郡,在程清萍眼中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当然程清萍也认同这种做法,因为那种情况下,想要保全百姓,根本没有办法,只有舍弃一部分百姓,才能保全剩下所有的百姓。
不然孙家的人马,没有及时撤退,不借助长江天险,更是无法庇护身后的江东百姓,相比丹阳郡的百姓,吴郡的百姓对于孙家来说,更加重要一些,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而那些侥幸跟着孙家登上船,又逃到对岸的百姓,就算是流落华庭,被陆家人暂时收容,也从未忘记,他们是属于孙家的百姓,以至于自己不能给他们安定的生活,他们却还是愿意跟着自己到处奔波。
甚至还口口声声说,孙家小香姬是个在善良的孩子,程清萍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哪里是善良,分明是百姓过于善良。
也难怪孙策对于百姓多有庇护,平日里不是个温柔的人,但是面对百姓的时候,总是格外的好说话,换成自己是他,想来也会如此。
孙家庇护一方百姓,百姓反哺孙家,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只希望日后孙家的地盘扩张,或者说孙家替汉帝刘协打下了江山,季明堂也能够对待百姓如此亲厚,不辜负百姓的一番情意。
季明堂点了点头,也跟着说了一句,自己曾经背下来的诗文。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不就是如此,就算是孙策,也不能打保票,自己在战场上不会出现生命危机,不会受伤。
之前孙策身上的伤口,程清萍是亲自看的一清二楚,那伤口看的她触目惊心,顺着胳膊流下去的,都是孙策身上的血,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孙策的身手尚且如此,而那些普通的百姓自幼从未学过武,甚至连骑马都是现学的,又怎么能够在战场上存活下来。
也难怪说,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场不就是如此,马革裹尸,科死他乡,幸好现在战事发生在长江以南,也就是江东地区,就算是江东子弟战死,也不算是客死他乡。
亲卫听到迷迷糊糊,倒是赵云隐隐约约听懂他们两个在说什么,心里不由得对香姬和刘协高看一眼,从前他可没想到汉帝还有这样的文采。
平日里和汉帝刘协接触,赵云总觉得汉帝就是个闷葫芦,也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吭声,自己也说不上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现在看来,汉帝刘协怎么说也是个聪明人,大概这也是孙家执意庇护刘协的原因,现在是动荡不安的年代,确实需要一个人来终结战事,汉地刘协身份合适,更何况跟随着刘协,也不用背上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声,总好过在外征战的时候,还要顶着一个做反叛乱的名声。
日后就算是称王称帝,还要被后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