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小郡爷的包办婚姻》

2345小说网(2345xs.win)

首页 >> 小郡爷的包办婚姻 () >> 第六十七章 启元帝国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45xs.win/218320/

第六十七章 启元帝国(1/2)

程阁老训人训的起劲,一旁的众位大臣憋笑憋的难受,赵恒也有些忍俊不禁,便开口说和,“程阁老,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亦是如此,我听说,这位娄尚书是您的门生,很是得您青睐,能让您如此高龄也要收的门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实在不用如此责骂。”

娄尚书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过来,看不出来这个人还是有些眼光的,自己是有些路痴,可除此之外,有什么是自己不会的,明明老师当初还夸自己是天才来着。

程阁老对于赵恒说个很是欣慰,他虽年轻却懂得用辩证之法看问题,将来在朝堂上必定也不会固执己见,能听进去朝臣们的进言,如此多方考虑,实在不失为一个有潜质的君王。

“起来吧!要不是贵人为你说情,我今日非得收拾你不可。”说罢便不再管委屈巴巴站起来的娄尚书,试探性地问赵恒,“既然,你要见的人也见了,不知贵人可考虑好了?”

赵恒顿了顿,最后还是从怀中掏出了龙玉,众大臣一看纷纷下跪,这龙玉一出,他的身份无可置疑,想必程阁老是早就知道了,这才高龄出山,还拜托他们几人将来一同协助他。

赵恒看着程阁老,郑重其事地开口,“我只有一个要求。”

程阁老高兴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是咱们王朝的主宰,别说一个要求,整个王朝都是你的。”

赵恒摇了摇头,“不是这个意思,我明白现在的我是不得不上,也是你们没有选择的选择,而我,志不在此,所以,我可以暂时待在那个位置上,一旦,能从宗室子弟中选出一个有能力担此大任的,我会自动禅位,到时候你们也不用为难。”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怎么也没想到,还有人不愿意当皇帝的,程阁老亦是罕见地愣了一下,随后释然,“原来这世间真有不恋权势爱自由的人,你说的要求,我不能答应。”

赵恒皱眉,正要再好好分说分说,程阁老又说,“只要你登基,在位的每一天,只要不危及王朝的延续,你的每个决定或者指示都可以自己做主,无需请示任何人。”

赵恒听罢会意一笑,“如此甚好,那就准备准备吧,我们尽快。”

程阁老苦笑,他历经三朝,跟随过三位帝王,没有那个是能完全放弃权势的,或多或少都会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怎的出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后代,或许,是因为他的成长环境吧!

眼下,他们的确没有更好的选择,虽然也考虑过选立宗室子,可众位宗室功利性太强,只是起了个风声,就已经争得头破血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考虑,况且,真正的皇子还流落在外,若是有朝一日他有意返朝,这都是祸患。

只要眼下稳住局面,便是他志不在此,也能让他们能有充足的时间对这位宗室子进行考量,力求选出一个合适的能让王朝继续下去的君王。

众人簇拥着赵恒下楼离开,唐毅安有功夫的事赵恒也知晓了,想必方才他们的谈话他也听到了,便只同他说了句,“多谢你将令牌给我。”

唐毅安挥挥手,“没什么,本来就是留给你的,那丫头惯是会口是心非,也希望你们能早日相聚。”

赵恒望着外面一望无际的天,喃喃自语,“会的,一定会的。”不管她是不愿还是不能留在这里,都没有关系,山不就我,我就靠过去,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我心匪石。

元盛三十八年,南阳郡王赵武吉叛变,周皇后宣称为帝后莫名失踪再无踪迹,先皇多年前罹遭不幸被有心之人易容,在皇宫鸠占鹊巢十多年的事终于揭晓,据说,这个人正是一直假意宣称驻扎边防的南阳郡王。

被调换的真皇子携继承人龙玉上位,更改国号为启元,意为重启元盛王朝,拜历经三朝元老,曾担任过两任帝师的程阁老为辅政大臣从旁协助,新的纪元即将开始。

而不少人发现启元皇帝正是南阳郡王那不受待见的独子,想不到南阳郡王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易容篡夺皇位,霍乱皇室血统,还偷龙转凤将自己的儿子和真正的皇子调了包,天道轮回,听说那假太子元安已经被杀,只剩南阳郡王一人,且如今全国上下到处在通缉他,用不了多久就会将他缉拿法办。

启元一年,在程阁老和众位大臣的建议下,启元皇帝重开科举选拔人才,还延续了选拔出差点祸国的徐师大一伙人的武科举,这一举动让全国上下的武人心悦诚服,报名参选的人一度超过了文科举数倍,于是启元皇帝作主增设名额,另外未上榜的优秀者可以优先投军。

现下王朝中最热门的去处就是投军,不仅因为武科举的开办,更重要的是启元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军中体制。

将老弱病残以及承袭无作为的军士统统撤换下来,该安置的安置,该处罚的也绝不留情。同时大量添入了年轻的,优秀的军士,可谓是将军队大换血式的整顿了,彻底的提高了军士的俸禄福利,完善了全新的升迁调任以及轮岗体系。

同时给了军士自己以及军士的家属们不少特权,如:军士入伍若表现突出,可凭借战功升职,无须请示朝廷,直接在军中专门登记军功的官员处登记上报朝廷即可,不论出身;军士每月军饷由原来的仅管饭管住增加一项军士月俸,根据职位的高低进行分发;每个军士子弟可免费入学所在地的书院,所有相关费用由朝廷包办;所有军士的家人每月可向县衙申领一石米

状态提示: 第六十七章 启元帝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