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自研新品大爆发,先礼后兵(2/4)
四季度了。开始研发新品就得年底了,等他们研发出新品,就得明年年中了。
慢!
太慢了!
当然,这个效率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都是正常的。
但对于华为来说,太慢了。
同样,对于王逸来说,更慢!
为什么华为能在多个领域都用两三年的时间,走完欧美巨头二三十年的路,并且做到行业领先?
就是华为的效率高,狼性文化,天天和战斗似的加班研发。
别的企业成立一个部门都得半年,有点产出就一年多。
而华为要做什么,迅速调配人手组建团队,直接开搞,半年就有产出。
哪怕是高端的智能驾驶,巅峰时期,华为弄了7000多位年轻工程师。
要经验有经验,要精力有精力,要能力有能力。
每个人开几十万的年薪,全部集体加班,嗷嗷地干!
没有任何意外,华为智能驾驶突飞猛进,迅速跻身第一梯队。
若是换了友商,可能框架才做好。
同样,星逸科技也是如此,所有部门全部华为效率!
甚至比华为还效率!
不可能研发个灯光,都得一两年的时间。
既然友商靠不住,那就两条路走。
一来,让刘董出面,把雷士、飞利浦等灯光巨头,拉入星逸智家生态。
有了这些品牌加入,星逸智家就不缺灯具了。
第二,成立星逸智能照明事业部和品牌,做自己的智能灯具。
灯具都是成熟的行业,没多少技术含量,投入资金,招募业内人才进行研发,引入iot模组,升级算法就是。
生态链+自研,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而最先研发的,无疑是智能台灯,床头灯,客厅卧室灯组,射灯,灯带……
这些灯在仁恒的合作中,很多都需要。
明年仁恒高端住宅全套星逸智家,全套星逸智能灯光。
除了智能灯光之外,还有智能窗帘,智能马桶,多合一的智能浴霸,智能晾衣架……
王逸一一记下来。
还有新风机,空气净化器……
王逸将这些产品的标准和要求,全部写下来,然后发送邮件给孟庆振。
王逸只负责提要求和标准,剩下如何实现,都交给孟庆振。
孟庆振再进行细分,组建团队,进行开发。
当下星逸智家就有八百多研发人员,完全可以同时推进很多项目。
接下来趁着毕业季,还在疯狂招人。
后续星逸智家的研发工程师都将达到1500+,甚至2000+。
星逸智家研发中心有21栋楼,但员工只有2000多,原因就是20栋研发楼都有很多实验室,很多设备,占了大量空间,所以容纳的研发人员不多。
如果全是写字楼的话,可以容纳6000多人!
另一边,正在研究方案的孟庆振收到邮件提醒,瞬间来了精神,查看邮件,仔细分析。
连夜进行项目划分,人员配备,以及需要招募的新研发工程师要求……
随后再将这些在明天的晨会上,一一安排到各个部门。
接下来星逸智家大量招人,多个项目同时推进。
但多久有产出,就不好说了。
有些项目比较简单,可能三四个月就能投产。
有些项目比较复杂,估计得半年多,还有的得明年……
但基本上,年底左右,星逸智家会迎来一波新品大爆发!
自研新品大爆发!
对此,王逸都满是期待。
再加上和仁恒的合作,项目是今年签的,但是首批合作的楼盘还在建设中,明年才会封顶然后装修。
届时,星逸智家的新品全部量产,仁恒就是第一个大客户,也是试点。
星逸智家全家桶,全部引入仁恒高端住宅,打造一个行业标杆,给地产界来一波王炸,也算是大手笔。
不过这些,王逸就懒得亲自过问了。
他提出要求,星逸智家的孟庆振自然会处理妥当。
后续和仁恒对接的事,也有简子妍负责。
第二天,王逸在研发中心转了一圈,给员工打了气,离开黄岛,直奔市区。
简子妍选的四套别墅,都离着海边不远不近,算是最好的位置。
太近了,潮气太重。
途中,王逸还经过了前世的大学,那个学校自己努力,部分二本专业强势升级成一本的大学。
“吴霜,门口停一下。”王逸突然开口。
“好的,董事长。”吴霜将车停在路边。
王逸落下车窗,看着眼前的大学一时出神。
前世就是在这个学校混了四年……不,上了四年。
毕业后,王逸去了大厂北漂。
至于说考编?考公?
2015年毕业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没这个想法,更不会集体冲编制,哪怕是鲁省。
那几年经济好,就业也轻松,五百强国企,央企,本科学历,专业对口,人不憨,都很容易进。
海尔、海信、青啤这些五百强企业,都去非985、211的学校校招。
王逸的很多同学都去了这三家企业,而王逸则选择了北漂。
还有的去了私企。
2015年的私企,工资比体制内高得多。
很多人去6000的私企,也不会死磕月薪四千的编制。
世事无常,谁也说不住。
如果不是重生,现在的王逸和前世一样,也在宿舍里和舍友玩cf,偶尔背背书,准备期末考试。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