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能关门了吗(1/1)
走廊里的围观群众,像是伴奏器一样,出“哦”、“哇”、“呀”、“雅蠛蝶”、“啊”、“一库”之类的声音,以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
中国文化所谓“除死无大事”,最起码,死还是一件很大的事。
而不需要学术训练,普通人也知道,死6只猴子的药,也是有可能死6个人的药,或者更多人死。
秦翰池的脸有些绿,沉默片刻,道:“你说的杜邦公司的事,我不知道,但苏联用了许多年,怎么偏偏到了美国就药死了猴子?”
杨锐笑了,道:“这不就是我们之前讨论的问题,律博定在美国用了好几年了,有没有药死人,而律博定到了中国,又会不会生其他问题?”
秦翰池道:“你不能说乙吗噻嗪有问题,律博定就有问题。”
“但乙吗噻嗪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对不对?”杨锐的笑容,隔着曹宝明的隔周窝都能看到。
刘处长抓住杨锐之前的话,道:“乙吗噻嗪在苏联没出过问题?怎么到美国就出问题了,你说的不清不楚的,算怎么回事。”
杨锐最不怕的就是这种科学问题了,撇撇嘴道:“因为杜邦公司现,苏联人核定的乙吗噻嗪的剂量太低,要想让乙吗噻嗪挥抗心律的效果,必须增加到原定1o倍的剂量才行。这个结论是摩根罗斯做出的,这也是让他声名鹊起的研究。秦厂长如果关注过抗心律方面的研究者的话,也许会注意到,摩根罗斯现在正在为三木公司工作。”
秦翰池和刘处长完全说不出话了。
“现在能关门了吗?”杨锐在里面说。
外面两人显的无比尴尬。
冯曼蓉更是悄悄向后退了两步,免得被殃及池鱼。
“啪”的一声,杨锐的办公室门再次关上了。
“我去了解一下乙吗噻嗪吧。”秦翰池心里也有点虚,好在这些消息要打问总是能打问到的。
刘处长是秦翰池请来的,既然正主儿说可以走了,他就无所谓了。
两人离开,走廊里的议论“轰”的一下爆炸了。
“12只猴子死了6只,有点危险啊。”
“我看还是危言耸听吧。”
“这种事不能胡说吧。”
“怪不得杨锐不敢批律博定。”
“不是不敢吧,我看还是卡着人家。”
“就是,没理由嘛,馒头怀孕了,就是包子干的?”说到关键问题的时候,这些厂商代表的屁股还是坐在自己这边的。
没有人希望自己被监管,哪怕这种监管是对自己有利的,也是不愿意的。
不过,厂商代表们的讨论,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杨锐的办公室门,再次轻轻的打开了。
只见杨锐走出来,站到走廊上,就定定的看着两边。
正午的阳光落进来,照在杨锐的脸上,似乎泛着光。
在场所有人的年纪都比杨锐大,但看着杨锐,都是底气不足。
有的人就顺着边儿下楼梯了。
当然,做厂商代表的,多有皮厚肉松的,有的人也就看着杨锐,想看能怎么办。
杨锐对此不屑一顾,比起后世医药厂商的代表们的伎俩,现在的药厂代表最多只是无赖罢了。他将办公室里的王国华叫了出来,就道:“你问一下这几位代表所在的单位,做个记录。”
“好。”王国华一下子听明白了他意思,微微笑着就去拿纸笔。
站着看热闹的人再不敢呆了,有的笑着,有的板着脸,匆匆离开了走廊。
8o年代的国企员工的确惫懒,但有一点是一致的,越是吃大锅饭的地方,人越爱面子。因为社会生物天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原始社会的人会纹身,挂鼻环抢猎物来区别不同的阶级,穿相同校服的中学里,学生们也要穿不一样的鞋,戴不一样的小饰品,或者干脆用语言、暴力又或者女朋友解决学校社会的阶级问题。
国企的员工不怕开除不怕扣钱,没有下岗政策以前,开除员工复杂的也许比领导的任期都要长,扣钱又可以和领导拍桌子,唯独面子,掉了就捡不回来了。
杨锐如果记下这些员工的名字和单位,再在后面整对方一波,不用到京西制药总厂的程度,该员工在职工全体大会上被骂一年都是轻的。
当然,正常情况下,杨锐不至于如此卡人,但没有人敢尝试一番。甚至都不用杨锐卡人,他只要通知对方单位的领导,挨骂丢脸或者调职都是可能的。
这么多的厂商代表,云集于gp委员会的各种审核,既不是来看热闹的,也不是没来由的得罪委员的。
等王国华从办公室里再走出来的时候,走廊内已是为之一空了。
杨锐回到办公室里,这才集中精力,看起了京西制药总厂新送来的文件。
看着看着,杨锐就不禁狐疑起来。
不像是其他学者那样,只能根据既有的资料,以及数据本身的合理性来分析数据,杨锐是有正确的数据做对照的,这等于说,他是不用做重复实验,就有可能拿出实验结果做比较的。
如此比较一番,自然看得出,京西制药总厂的数据漏洞百出。
虽然实验数据符合理论数值,但怎么看,其与杨锐脑海中所知的数据,都有明显差距,而且是远远大于误差的明显差距用学术的话说,就是差距具有显著性。
再用正常的人话来说:
“这个数据有问题啊。”杨锐将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的敲了起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