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年如期而来(1/2)
所谓“赶尸”,其实就是“背尸”而已。赶尸匠找人将尸体分尸,然后在残肢上喷特制药水,防止尸体的残肢腐烂。“赶尸”的骗局是由一人乔装死人;另一人扮成“赶尸术士”。如果路途遥远两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换。 “死人”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覆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难叫人看得清楚;身着青面长袍大褂;膀臂披挂纸钱、黄表。行走时纸钱飘飘荡荡,活象旧剧里扮的孤魂野鬼;四肢捆上斑竹篾片,象是骨科用的夹板,其作用是不让手足关节弯曲,使举腿跨步硬枝梗杆,俨然一具僵硬死尸的样子!其状至为恐怖,见者唯恐避之不及。“术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满面烟容,踽踽斜行,时时掉头关照后面跟随的“死人”,边走边丢纸钱,名曰“买路钱”;“死人”则沿着“买路钱”向前挪动足步,实际上纸钱成为了路标。引路人还提着一个灯笼,火光半明半灭,闪烁不定,这也是为 “死人”指明去处的暗号。背上高耸耸的背一夹背;满咚咚的盛着纸钱和香蜡。就这样,一前一后,缓缓的,阴森森的,幽灵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静的小待小巷里。未晚投宿在鸡毛店中,点燃香蜡,焚烧纸钱,一时充满阴风惨惨的气氛,使人不敢与之接近。
到目的地两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寿木。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绝对不允许旁人插和旁观,正如出发时将尸体“扶出棺材”不允许窥视一样。说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而入殓过程,必须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说将死者装殓以后,丧家才去认领。棺盖一揭开,须眉毕现,果然是丧家亲人,象貌宛如昨日,如今却翘翘长眠在棺材里了,伤心惨目,摧人肺腑,顿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声。“赶尸”者这时特意劝说大家不要过于悲伤,致使死者不安。幸亏他生前积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乡土。刚经过长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们悲痛之余,感到一种既见死者后的踏实、满足、欣慰,谁还怀疑它是骗局。全部秘密都在那只夹背里,表面看来是装的纸钱和笪蜡,全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分散人们视线的把戏。出人意外的是,夹纸底层赫然装着尸体。确切的说夹背内装的是死者的头部和四肢,至于主体部分,那就不知道哪座荒冢下埋藏着游子的残骸了!
林浅还记得她曾经看过的资料上说过。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为了改造不务正业、以欺骗手段谋取钱财之徒,使其改过自新,为人民服务。曾经将端公、巫婆、测字卖卜、赶吆死人的……组织学习,交待政策,指明出路。并饬其老实坦白欺骗手段,重新做人。
关于古代赶尸,民间书中却有多处记载,而在地区性的传说中则更普遍。湘西古来盛产朱砂,朱砂又具有多种药理功能。湘西现今的丧葬习俗中仍有沿用朱砂的习惯:死者入棺前,需以朱砂点其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板心等七窍连同耳、鼻、口诸处,以图封其七魄三魂。为死者挖好坟墓后,还要以朱砂撒在底部,意为镇 “老屋场”。 当今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苗族是最早发明兵器、刑法、巫术的民族;其中赶尸作为一种民俗事项,是巫术的一部分。研究赶尸,对于从中了解苗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应该说具有多重学术价值。
一夜无眠,也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当天开始蒙蒙亮,再到太阳温暖的照射在大地上,林浅才回到宋家,刚进屋就见到宋大娘准备好了早点。
“小夕,你怎么起来的那么早?还从外头回来的?”
“恩。睡不早就早点起了,到村上散散步。”
“喔。没事,洗个手吃早饭了。”
“喔。好。”
林浅进厨房的时候正好遇上从自己屋子出来的宋安歌。宋安歌微微的眯了眯眼睛,林浅的头发上还沾着露珠,湿哒哒的,今天早上并没有起雾,她不过是出去散个步头发怎么会沾上那么浓重的露水,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出去了一个晚上,从他们各自回房间开始,可,这又是为了什么?她出去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因为昨天的?
“小夕。。”
“今天不去山里了。你可以继续晒你的药草。”
林浅抬头冲着宋安歌浅浅一笑,那笑容很是勉强,吃早饭的时候林浅也是心不在焉的。日子就这一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林浅每天都到村口的大树上蹲着,宋安歌半夜起来过,虽然知道三更半夜的进姑娘家的屋子不太好,但他就是有些不放心,果然一进去,床上根本就没有小夕,那她到底会去哪儿?他也曾在晚上想要偷偷的跟踪,每一次都会被小夕发现,这让他无所适从,最后的最后他打算找小夕谈谈,可即便和她面对面,小夕都没有什么精神,宋大娘以为小夕病了,而宋安歌却知道,她有心事。
赶尸匠倒是没有等来,来的却是大年三十那一天,村上的人家家户户都开始从小年夜忙碌起来,宋家也不例外。正因为是快要新年了,林浅才更加不能让整个村上的人出事情,每天蹲在树杈上,她都觉得自己快成猫头鹰了。
大年三十那一天,林浅和宋大娘整一天都在厨房里忙碌着,他们家肉类比较多,所以荤菜也比较多,林浅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