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生意经(1/2)
看到赵国智点头,赵菲接着又说:
“别看几声吆喝,里面藏的也是一份生意经,你叫大声了,传得远了,人家想买的人心里有个准备,等你近了,他们就能备好了钱出来。不然,你喊得小小声的,让人家到近前才听到,等他们想买了,你已经走远了。
并且因为你喊的声音小,人家还不知道你走到哪了,没地方找你。”
“嗯,是这个道理。”
赵国智点点头。
“还有啊,你每天卖冰条的路线最好固定,如果你要做两个月的生意的话,最好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走相同的地方,容易形成固定的客户群。”
“嗯,好,我这就规划一下。”
赵国智只剩下点头的份,他过去以为卖冰条就是背着冰棍箱子吆喝,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门道,看来,不管做什么生意,是大是小,都需要动脑筋。赵国智这么想着,就不敢把卖冰棍当成一件儿戏来看了,姐姐和妹妹一天赚的钱都比他多,他这个男孩子怎么能比她们少呢?
“还有啊,卖冰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象镇上还行,能住在镇上街道边的,都是口袋里比较富余的。平时我们没有卖,不然学校这些地方生意也比较好开展,学生们一般比较大方,而且相互之间也会影响。
另外,象工人聚集的地方,比如茶厂这种地方,中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茶厂里温度高,热,工人们也会乐意买冰棍解渴的。”
“姐,你还真是说得头头是道,没想到小生意也有大学问啊!”
赵国智若有所思,这还是他成年以后第一次离开家门独立赚钱,以前的零花钱,都是靠的过年发的压岁钱,还有平时卖鸭毛、牙膏皮、桔子皮攒下的一点钱,既不过瘾,也没有技术含量。
看着弟弟闪闪发亮的眼神,赵菲笑了,知道这小子开始开悟了。弟弟并不笨,只是缺乏人引导。
甚至可以说,大部份的年轻人都缺乏人引导。
国内的家长,大家对孩子的期许,出来由国家包分配工作,捧着铁饭碗,安稳无忧地这一生。
就算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心中,甚至到了赵菲重生回来的年代,家长们这种根念也偏执得可怕,大部份认为只有公务员才是正经工作,而其它的在公司上班、在企业做管理都不算是工作,哪怕一年领个十几万的年薪。
这样缺乏创造力和开拓思想的家长的思维,扼杀了许多年轻人开辟事业的能力。
另外,即便考上公务员,大部分的家长也认为自已对子女的人生职责已经尽到,就此可以安心。至于子女在单位里如何为人处事,统统与他们关系不大了。
但是,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思想观念和行动意志力才是决定因素,即便是在拼爹的年代,个人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力,也能创造事业的奇迹。
赵菲亲眼看到过自已一个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的男同学,上了中专之后,如果依靠自已明确的人生规划和果决,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事业之路。
所以,这一世,有着前一世别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和借鉴,赵菲绝不会让自已的弟弟妹妹输在和别人一样的起跑线上。
而这些人生经验,也不可能一古脑地就全部倒给赵国智和赵兰,只需要在他们人生旅途中适当地加以点拨就行了。
赵国智开悟了,赵菲心里美美地,带着赵国智,更加大声地吆喝起来。
一路走到捡茶厂,正好是中间20分钟的放工休息时间。上午这20分钟休息时,家近的女工会回家下个米,炖上中午的饭。下午这20分钟,大家也会出来放放风,透透气,吃点东西,恢复一下体力。
赵国智过去也经过捡茶厂,但从来没有象今天背着冰棍箱一样,注意到原来捡茶厂已经被小商贩当成了一个重要的卖场,外面有卖肉包的、四果汤的、仙草果的,卖冰条的也有两个小孩。
不入行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些,赵国智眼前一亮,看来这里的商机都被大家注意到了,自已过去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呢?做生意还真的带着脑子啊!
“卖冰条啦,又甜又冰的冰条,品种齐全,花生、可可、牛奶!”
赵国智把冰棍箱一放下,就大声吆喝起来,这回喊得又大声又主动,而且还把卖的冰条品种喊了出来,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小孩,来一条牛奶的。”
“我要可可的。”
……
一时间,大家都围上来,抢买赵国智的冰条。
“姐,你说下午有事请假,原来是帮哥卖冰条啊!”
赵菲在边上帮着赵国智找钱,正在手忙脚乱间,赵兰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是啊,姐带我学做生意!”
赵国智笑嘻嘻地,嘴里不经意顺口说出的话,却让赵菲十分高兴。是啊,赵国智是说做生意,而不是卖冰条,这说明,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只要把这当成一门生意,他就是用了心在钻研。
卖东西就是这样,越有人气的就越有人买,赵国智的冰条一会儿眼看就要销售一空,让赵国智不禁暗暗后悔,没有多进一点货。
这时,赵国智却关上冰条箱,对来买的客人道:
“不卖了,不卖了,明天再来买吧!”
“哟,小孩,你不是还有几条冰条吗?怎么不卖了?我看到了。”
那个客人拿着钱没买到,有点生气。
“嘿嘿,见谅,这冰条是给我妹还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