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改革 上(2/2)
优先满足无当军的需求,再配给其余各部,程普、黄盖等旧将虽然心中微有不快,但一则他们都见识过无当军的战力,二则孙策以身作则,将自己所部三千人的配给排在最后,众将最终再无二话。在鲁肃的主持下,皖城的开矿和军械打造进行得如火如荼,不到一个月,便已经将黄忠的一千无当军全部装备完整,其余诸部的各类军械也开始源源不断的有了补充。
至此,孙策军各部气象初成,虽然进行重新整编后,离恢复孙坚时的战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却也逐渐走出了襄阳大战惨败的阴霾。
而在军备得到扩充后,解决后勤问题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孙翊和鲁肃的建议中,都提到了屯田,以征兵时未能入选的两万多流民进行屯田,为他们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使其开垦荒地,自力更生。虽然之后的收成有八成要上交,但庐江境内荒地甚多,所以只要能力所及,开垦荒地不限面积,并且成为他们的私人财产!相对于之前食不果腹的处境,两成的收成和土地的所有权已经足够吸引他们了。
不同的是,孙翊之所以提出这项建议完全是借鉴了曹操在兖州的屯田改革,而鲁肃凭的却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但在这一点上,孙翊自己也有所创新,提出了藏兵于民的想法,就连周瑜也对这个建议赞不绝口。
藏兵于民,说白了,就是民兵!
让这两万流民作为民兵,农忙季节则垦荒屯田,为大军提供粮食补给,农闲时,则由各部派出专门挑选出来的百战老兵,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军事训练,每六日进行一次演武操习。不过,由于管理较为松散,为了避免这两万民兵成为不安定因素,操练之后,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必须收归各县武库。
由于在庐江境内有了自己的土地,在小农意识的驱动下。这两万民兵便被紧紧的和孙策集团绑在了一起,若是有外敌来犯,孙翊相信他们定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这批民兵只能用于保土,却无法用来开疆。
状态提示: 第八十九章 改革 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