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4)
天子执意任命杨瓒为钦差,群臣无法,实在劝不住,只能接受现实。
劝过几句,就从翰林院侍读学士升任都察院佥都御使,实现两级跳。
接着劝,天子会不会当殿犯熊,升杨瓒为副都御使,甚至都御使,实现四-级-跳乃至六-级-跳,没人敢断言。
毕竟,天子任性,有目共睹。
自史琳、戴珊先后病卒,屠勋继任右都御使,另一个都御使的位置始终空缺。如果天子犯倔,坚持提升杨瓒,别说都察院,内阁都没办法。
群臣默然,有脑袋转不过弯,仍想继续出声的,也被同僚拉住。不能再劝了,再劝,天晓得会是什么结果。
再者言,钦差南下绝非好差事。
江浙之地,各方关系错综盘结,三司衙门,镇守太监,各卫所指挥,都不是善茬,个顶个不好惹。
巡查御史之外,监察御史便有十人。又有加衔的提督、巡抚、经略等官,随便哪一个,都能和杨瓒打一场擂台。
纵有钦差之名,到底资历尚浅。
在京有天子为依仗,离开顺天府,走出北直隶,一个正四品的佥都御使,同样会被地方大佬压得抬不起头来。
文武两班中,同杨瓒交好者,如谢丕顾晣臣,均有几分担忧。同杨瓒不睦者,例如几名曾弹劾杨瓒的给事中,多是幸灾乐祸。
天高皇帝远,强龙难压地头蛇。
江南官场的水太深,前朝不是没派遣过钦差,结果怎么样?
意气风发、胸怀壮志南下,垂头丧气、怊怅若失归京。
丢官尚算幸运,捅-到-马-蜂-窝,丢掉性命都有可能。
没有节庵公的才华,想动江南官场,纯属白日做梦。
皇庄是天子的钱袋子,江南则是国库的支撑。每年的火耗冰敬,各方孝敬,大部分送进京城,落入六部口袋。
这是摆到台面上的规则,内阁三公也不能例外。
地方庇护商人-走-私-市货,同样不是秘密。
因利益牵扯,各方势力-勾结,关系错综复杂,如蛛网般交织在一起,勉强维持平衡。
这样的关系网,轻易不能碰。
谁碰谁死。
多重压力之下,纵然是看不过去,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太过分,地方朝廷都不会大动干戈。
真有不怕死敢越界,例如许光头之流,手下三十多条海船,上千海贼,威胁江浙福建等地安全,沿海卫所必会出兵-围-剿。
屡次出兵,却是收效甚微。
不是不想抓,而是抓不到。
地方府衙卫所均有贪心之辈,被海贼买通,提前-泄-露-风声。更有走私商人,暗中递送消息,海贼事先有了防备,遇卫军倾巢而出,早早躲入秘密海港,留下几条小舢板,任由对方去烧。
在知晓内情的人眼中,杨瓒年少气盛,此次南下,必将吃力不讨好,甚至断送前程。
天子的确任性,但也不能肆意妄为,三番两次同群臣对着干。
况且,江浙之地,山高水远,如若杨瓒犯下众怒,天子远在北直隶,未必能救得了他。
众人各有思量,目光愈发复杂。
杨瓒似无所觉,出列领旨,三拜叩首。
旁人怎么想,同他无关。
龙潭虎穴也好,万丈悬崖也罢,脚步既已迈出,万没有回头的道理。示弱于人前,九成不会得来善意,最大的可能,是粉身碎骨,死得更惨。
“臣领旨谢恩。”
三拜起身,杨瓒没有马上入列,静等天子另一道敕令。
朱厚照没让杨瓒失望,命张永捧出一柄短刃,巴掌长,刀柄处镶嵌外邦舶来的珊瑚宝石,刀鞘用整块鲨鱼皮制造,样式古朴,隐有血光,实为当年郑和船队出行,外邦进贡之物。
“此乃外邦进献宝刃,太宗皇帝曾赞其锋利。”
朱厚照说话时,张永走下御阶,手捧短刃,送到杨瓒身前。
“朕将此匕赐尔,此次南下,遇有恶徒,可先斩后奏。”
“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杨瓒再拜,起身后接过匕首。
群臣乍然变色,内阁三位相公也是皱眉。
杨瓒已有先皇御赐的金尺,此番南下,纵不能有所作为,保命却是没问题。
今上又赐下这枚短刃,到底有几个意思?
保全自身尚罢,如杨瓒随意用来杀人,该当如何?
毕竟是御赐之物,扣上一个不敬的罪名,杀了也是白杀。不见庆云侯世子仍在诏狱常驻,罪名之一,便是对先皇御赐之物大不敬。
先时等着看杨瓒笑话的朝官,此刻都出了一身冷汗。
谢丕顾晣臣则是长舒一口气。
无论如何,有御赐之物在身,同地方周旋,定会多出几分底气。只要不遇穷凶极恶之辈,性命当是无碍。
连落两道惊雷,群臣被炸得头晕眼花。
接下来,天子下令收回庆云侯功臣田,改设皇庄,均无人出言反对。
眼见江南要起风雨,管他功臣田还是皇庄,实在没心思去想。
三位阁老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心和气平,八风不动,心思难测。
这样的模糊的态度,让众人拿不准,杨瓒此行,到底有没有内阁支持。
如果有,恐怕江南起的不是风雨,而是风-暴。
退朝之后,杨瓒没有离宫,怀揣金尺,腰--插宝刃,往乾清宫觐见。
在暖阁前,暂将短刃交给张永,杨瓒整了整衣冠,方才进殿。
短刃属-凶-器,即便是天子赏赐,也不能佩戴见驾。金尺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