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兵器也是种商品(1/2)
“自己建一座水塔?对啊,跟你实验的那个装置类似,我怎么没想到呢,还是师弟聪明!”
对于李尚的夸奖,李牧付之一笑,单论聪明才智,自己兴许还不如李尚,只是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跟他爷爷一样,李尚也是个实干派,有了想法就一定要付诸实践,李牧也给了他极大支持,建水塔的钱全部由他出,管道由新建成的钢厂生产,李二圣旨里的便宜行事给了他很大的转圜余地。钢这玩意儿现在是战略物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只有官家能生产,但实际上百分之九十五的钢都是官窑生产出来的。
根据李牧的规划,未来建成的钢铁厂规模无比宏达,钢产量比所有官窑加起来都要多的多,不过现在只有两个钢炉投产,产量还没有谷州的官窑多。
长安,修订氏族志的风头暂时被压了下去,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启蒙拼音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朗朗上口的三字句听起来格外悦耳,而启蒙算术则暗淡许多。
李二看着面前吱吱作响的印刷机,心里感叹良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这么简单的机械为何工部没有做出来呢!
“瑾瑜,这巧妙的印机真的是那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年做出来的吗?”
“启禀陛下,这机器的确是李牧做出来的,印制效率极高。”
“这么高效的机器,为何他要卖出来呢,若是保守秘密,仅印刷这一门手艺,就能让他三代皆富,他为何要杀鸡取卵呢?”
精明如李二也理解不了李牧的行为,这时候很多手艺都是爷传子,子传孙,外人很难学到,为何这李牧偏要反其道行之呢!
“启禀陛下,当初瑾瑜也这般问过他,那小子说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话,一门手艺,一件商品只有放在市场上才能体现价值,才能取的更深远的进步,如果故步自封,垄断经营,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初始,瑾瑜不懂,李牧用陶千万的例子给我讲解,听后深以为然。”
“颜爱卿细细说来。”
“陛下可能不知,在李牧来到洛阳之前,洛阳的印书都被陶家所垄断,陶家联合魏家,郑家控制了洛阳的纸墨笔砚,其他人即便想开印局也无能无力。在这种局面下,洛阳纸贵这种笑言成了写实,昂贵的纸墨让寒门子弟很难上的起学校。此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李牧来洛阳,他开了一家书局,跟陶家形成了对峙的局面,陶千万曾多番刁难过他,但都被他一一化解。因为他不但有印书的机器,还能自己生产纸墨,打破了陶家的垄断局面。那小子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把自家的书局起名叫瀚林书局,杜功书先生亲自题的字,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占领了洛阳八成的印制市场,来长安之前我还听说陶家遣散了多个抄手,他家书局一共四家,关门了三家。这就是李牧说的市场检验,优胜劣汰。”
“优胜劣汰,这话说的精辟,商品如此,人不也是如此吗。”
李二望着背后的屏风,若有所思地说道。
“陛下英明,那小子也是这么说的,这印书只是冰山一角,市场可以检验的东西很多,小到锅碗瓢勺,大到攻城兵器。”
这话让李二脑门一黑,骂道,“混账话,兵器关系到国之根本,怎么能在市场流通!”
老颜虽不在京城,但也知道李二的脾气,有啥话直说,千万不要阿谀奉承,这是李二最忌讳的!
“陛下莫要生气,且听瑾瑜说完,不知陛下可曾听说过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当然听说过,相传是诸葛孔明发明出的一种兵器,一次能发射十支箭,威力强大,后经汉朝马钧改进可以发射五十支箭矢,但因为工艺复杂,没有大量生产,后来就失传了。”
“陛下不愧是武将出身,这种秘事都知之甚详,来之前那小子特意叮嘱我让我带个话,说这种兵器他可以复原,而且还能改进,改进后威力更大,体积更小,单兵即可携带,但他不愿透漏太多,只是希望陛下能许诺他在邙山建立兵工厂,用来研制新兵器,制出的新兵器不外泄,只以商品的形势卖给陛下。”
李二有些疑惑,兵器还能当成商品?
“陛下不用疑惑,那小子的意思就是他负责研制生产威力强大的新型武器,而陛下可以跟他买。”
李二怒了,大声斥骂道,“这人有这种本领为何不贡献给工部,有了这种利器,我大唐可以少死多少将士!况且他贡献出来,朕的封赏会少吗!”
“卑职肯定陛下再次息怒,听我把话说完。”
李二是个好领导,虽然怒火攻心,但也没迁及到老颜身上,“颜爱卿不必如此,朕只是见不得这人一身铜臭而已。”
“臣也曾这般劝过他,这笔账所有人都会算,兵器虽然能当做商品来出售,就像那些府兵手里的武器一样,但又跟普通商品不同,只能卖给官府,如此一来价格就做不得主,算下来也赚不到什么大钱,若是把技术献给陛下,不但能落下个美名,这奖赏也不会少,何乐而不为呢!
聪明人都会选择后者,李牧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自然不傻,但却选择了前者,为何?他的一番话让卑职回味良久。诸葛连弩几百年前就有了,为何现在却失传了?难道
说唐人的智慧还不及蜀国吗?非也,而是环境所致!那时候百家争鸣,匠人的思想没有束缚,什么东西都可以摸索,能做出诸葛连弩这种神兵也不稀奇,而现在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