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开始新项目(1/2)
《射雕》可以说是大火了,几乎京城的男女老少都知道了这本书,即使没有看过,那也基本都听过。对于现在主要描写才子佳人的老套情节的本书无疑铺开了一条新的道路,给死气沉沉的入了新的力量。
男人看的是男主角的国仇家恨,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功,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女人看的是故事里几个女性的爱情故事,在这个时代,女性的空闲时间没有多少消遣方式,以前看的是千篇一律,早已让人腻味。所以这本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近几日的京城里,无论是穷苦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人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射雕》。茶楼饭馆里的说书先生也基本都改说《射雕》了,在街头打闹的顽童嘴里也喊着“降龙十八掌”,拿着根树枝那就是“打狗棍法”。连待字闺中的管家小姐也对才子不是那么期待了,而是梦想自己也能找到只爱自己一人有点傻乎乎的“靖哥哥”。最令人惊奇的是,现在的京城百姓看到在街边的老乞丐也没有以前那么抗拒和冷漠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现象级的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朱厚炜的收入了,10天时间,总共卖出精装版一万两千套,普通版的卖出2万本,除去各方开支,拿到朱府的一共有5万多两。即使是生在皇家,兄妹三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
京城一地的市场已经差不多饱和,但是朱厚炜命人印刷的珍藏版才刚上市定价20两,到手的利润也能有12两。珍藏版使用分板着色,分次印刷的方法,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几块印刷板分别载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这种方法主要的成本就是制作雕版,随着印刷的增多,成本也就相应的减少。珍藏版一共上市2天,就已经售出了500套,书中每一回都有大量的插图,都是让工部画匠中的好手执笔的,再加上彩色印刷,定价20两也挡不住大家购买的热情。那些诗社聚会之时,别人拿出的是珍藏版,你的精装版还好意思拿出来吗?大部分人都表示丢不起那人,所以珍藏版的销量也是一路走高。现在还有外地的书商来洽谈购买书籍,然后贩卖到外地去,特别是应天府(南京)订购的量特别大。
金庸这个作者很神秘,没人知道他到底是谁,消息灵通的也就知道和东宫有关,锦衣卫也在其中有份,看来背景很大。所以市面上没有出现盗版。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会把书针对不同的人群来制作不同的版本,所以朱厚炜算是让这本书利益最大化了。看着源源不断送进朱府的银钱,兄妹三人也是情不自禁的感到欣喜。
朱府里的状况越来越接近朱厚炜理想中的样子,其实他就是想帮朱府变成一所学院,以后源源不断地培育出人才。无论是21世纪还是现在的16世纪,人才都是很重要的。朱厚炜所教的数学课程也有了巨大的进步,现在已经教到万以内的四则运算了。朱厚炜准备接下来再开一门自然课。不要小看这门课,其实这一门课程意义重大,因为他要教学生了解自然知识,让他们知道打雷,地震,下雨,蝗灾等自然灾害及其衍生出的二次灾害是怎么发生的。这时代的人动不动就把自然灾害归结到皇帝和当政人员的身上,一旦出现灾害,那就是皇帝失德,明末的木匠皇帝和崇祯皇帝也曾因为灾害而下过罪己诏。朱厚炜就想慢慢改变人们的思想,先从这些学生开始。但是只能慢慢来,现在只有他一个人懂这些,教也只能他一个人教,分身乏术啊。
对于朱府里犯错的人,现在也不仅仅只有饿肚子和打板子的老套路了,朱厚炜下令把府里的冰窖改成后世恶名昭著的“小黑屋”。自从第一批体验者从里面出来,府里上下看到他们的惨样,府里就再也没有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了。所有人对这个一向笑眯眯的,“和蔼可亲”的二少爷有了新的认识,太狠了,不打你,不饿你,只是关了3天,就差点让几个人整崩溃了,府里的人也懂了一个道理,大少爷的话要听,二少爷那是更不能得罪的。
朱厚照当时也问朱厚炜,“小黑屋”的威力为啥那么大,朱厚炜却是微笑地回答“把你关到一个没有一丝亮光的屋子,没人和你说话,整个房间也只有你一个人的声音,这要是三天后出来还是面不改色,那绝对是英雄好汉真男人”接着用诱惑的语气道“要不大哥你去试试?”“我呸,你当我傻么。”说完头也不回得离开了朱厚炜身边。
这本书虽然成功了,也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不过这本书的热度还没有到达顶峰,现在还不适合继续“创作”下一本。现在的钱也可以支撑朱府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朱厚炜最终决定玻璃可以开始制造了。
我国玻璃制造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早从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玻璃,不过那时候是叫琉璃。到了明朝,玻璃的种类也已经有了很多种。不过现在的玻璃其中还是有着气泡,而且无色玻璃很少,多数都是带着淡淡的绿色。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
朱厚炜想制作的玻璃分为民用和军用。民用的就是制成大块的玻璃,以后可以装到窗户上,从而替代窗纸,制成精致的带有花纹的平常使用的器皿,以此来打入有钱人的家庭,摄取大量钱财,然后就是制作镜片,制成眼镜盒显微镜的镜片,方便人们生活,推动医学发展。至于军用的那就是望远镜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