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第514章 好闺蜜(1/2)
何年、水青、小清,三人是旧同事也是好闺蜜,原本都是任职同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编辑。有一次,三人一起参加一个网络文学大赛,居然同时获奖,都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三人觉得在网上写文,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而且不用朝九晚五,不用看老板的脸色,时间自由,工作弹性度高。于是头脑一热,就一起辞了职,在市郊合租了一套便宜的房子,对着各自的电脑开始了职业网络写手的生涯。
她们都算不上勤快人,除去逛街和睡懒觉的时间,每天也就六七千字的产量。她们签约的那家网站,要求作者每日三更,每天至少更新一万字,每月要上传三十万字以上,才能拿到一千一百元的全勤奖。
三人辛辛苦苦写了几个月,不要说稿费,就连全勤奖也没混到手。好在何年勉强算个“富二代”,不时找家里要点“救济款”,三人才不至于饿肚子。又卯足劲写了两三个月,仍无起色。三个好朋友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回去忍受老板的白眼重新开始工作,要么咬紧牙关坚持写下去。
三个好闺蜜商量好久,最后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决定三个人合起来写小说,按现在每人每天七千字的产量来计算,三个人一天可以写两万多字,分别签给两家网站,可以稳稳地拿到两笔全勤奖。
说干就干,三个好朋友先是取了一个共用的笔名,叫做“何清青”,是从各人名字中提取一个字合成的。然后共同拟定了两部大纲,分别签给两家网站,三个人轮流往里面填字,合起来每天写两万来字,平均一篇小说日更一万字,正好可以拿到两笔全勤奖。
她们到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密码三个人都知道。每当有稿费打到账上,三人就登录网银,将稿费平均分成三份,每个人都很自觉地取走自己那一份。两笔全勤奖正好两千两百块,在这个小城里节省着用,勉强已够租房和吃饭。
三个人同时还约定,要做永远的好朋友,无论成名与否,都要共用“何清青”这个笔名,无论稿费收入有多高,都要汇入三人的公共账号,再作平均分配。
这就是“何清青”这个笔名的来历。
何清青这个名字红遍网上网下大江南北,是在两年之后的事。
三个女孩不温不火地在网络上混了两年,第三年的时候,三人合写了一部一百多万字的穿越言情小说《梦穿唐朝》,先是在网上赚足了点击率,接着又被出版商看中,实体书出版后一版再版,大卖接近六十万册,然后又有一家影视公司买走影视改编权,拍成五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各大电视台同时播放。
这一部《梦穿唐朝》不但为三人带来了近七位数的版税收入,更令“何清青”这个笔名一夜爆红,就连三人以前写的作品都被炒了出来,被出版商竞相出版。
“何清青”一跃成为网络白金作家,所写作品,无一不红。
但是由始至终,三个好朋友都遵守当初的约定,再多的稿费,都要先汇到三人的公共账户,然后每人各自取走自己的那一份,绝不多拿一分。
三人再也不是当初那个靠微薄的全勤奖过日子的小写手,经济宽裕了,就想换个好点的居住环境。
最先搬出去住的,是美女水青。
她谈了个男朋友,那个总喜欢戴黑色鸭舌帽的神秘男子每天都开着豪车在楼下等她。一来二去,水青就干脆搬出去跟人家同居试婚去了。
接着搬出去的是何年。她在市中心的商业步行街附近看中了一套房子,用稿费付了首付,就搬进去了。
最后只有小清还坚持住在原来简陋的出租屋里。
小清家在农村,家里的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都需要她赡养,两个哥哥一个好酒一个好赌,都指望她赚钱娶媳妇。所以她虽然稿费收入不菲,但大部分都用来接济家用,剩下的也就不多了。为了节省开支,只好继续住在郊区这间出租屋里。
三个好朋友虽然没有住在一起,平时各忙各的,但仍时常在qq上讨论创作计划和作品选题,每个人都很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创作任务,有稿费到账,每人都只拿自己的一份,绝不多拿。
三位好姐妹,偶尔也相约出来压马路,喝茶聊天,三人间的友情不减反增。
一转眼,又过去了一年多时间。
这一天,天热得厉害,何年躲在空调房里构思自己的小说。
时至今日,她们三个自然早已过了为拿全勤奖而合力往一部小说里拼命填字的阶段,现在可以单独构思,独立完成自己想写的东西。只是上传作品的时候,仍然署的是“何清青”这个笔名,仍然用公共账号收稿费,无论谁写的作品,都是三人各取一份稿费。
构思完毕,何年正对着电脑写创作大纲,忽然看见显示屏右下角的qq头像闪了一下,是水青找她。
从去年开始,三人为了提高写作质量,已经摒弃了以前那种分工合作填鸭似的写作方式,开始独立创作,联合发表,因为不用聚在一起讨论写作大纲,三人间的联系就少了许多。加上美女水青又正在热恋之中,三个好闺蜜已是大半年没有联系过了。
她点开对话框,水青先发给她一个微笑的表情,然后告诉她说,小清终于从那个又偏僻又简陋的出租屋搬了出来,在市区和郊区边界——天平架,租了一套公寓房。
何年回复说那挺好呀,早该搬出来了。
水青说咱们姐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