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的僵尸先生》

2345小说网(2345xs.win)

首页 >> 我的僵尸先生 () >> 65 陈教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45xs.win/75711/

65 陈教授(2/3)

会子?那叫一会子啊!那明明是一夜好不!我没搭理他,换了鞋子就准备出门,没想到他抓了一把遮阳伞就跟了过来。

“你真的疯啦?”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就走出了楼道。

好天气,艳阳高照,冬日里这样的太阳,照的人暖暖的。突然身后传来呲的一声。

我虽然嘴上说不管他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转身跑了回去,一把把他推到楼道里,看着他脸上烫出的一块伤口,“你疯啦?你真的疯啦?叫你在家里呆着了!你就是真要出来,把伞打好啊!”

“你跑那么快,我怕跟丢了。”他这才开始撑手上的伞。

我看着他手上也有伤痕,就说道,“你真的要跟我一起?”

“嗯。昨天晚上……对不起。时机成熟,我会告诉你的。”

还是这句话,但是我也知道,他肯定是有原因的,也就不再跟他计较了。于是,我又凑了上去,吻住了他。没想打他还是把我推开了,“你这样不行的,虽然对你影响不太大,但总归对你身体不好。”

我没理他,还是凑了上去。他见我坚持,也就立刻回应了我,正好旁边有一堵墙,他把我压在墙上,狠狠缠住了我的嘴唇,没一会儿,我就觉得喉咙里又涌出好几口热流。

整个人晕晕乎乎的,但是他已经放开了我,把我扶住了。

“好了?”我问道。

“嗯。”

“够了吗?”

“够了。”他看我的眼神,有些复杂,但是却没有说什么。

再次踏入阳光里面的时候,我不觉得这暖阳舒适了,而是觉得有些炫目。脚步也有点不稳。何劲夫跟在一旁,一只手扶住了我。

我们很快的就到了阶梯教室,找了个比较靠后的位置坐下了。我又戴上了我的酒瓶底眼镜,掏出笔记本和笔,准备等会儿记笔记。何劲夫坐在一旁,很悠闲的盯着手机浏览这网页。

妈蛋,这哪里是清代的僵尸啊,简直就是现在的富二代形象嘛。我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没想到他感觉到了,抬头对我做了个鬼脸,“你好好听课啊。我坐会儿。我现在就是你保镖,你帮我,我自然要保护你的安全。”

我无奈的耸了耸肩膀,埋头看起手上的资料起来。这是丁克口中他的导师陈四喜办的一个讲座,专门讲解中国丧葬文化史以及陪葬文化史的。陈四喜与王大洲的研究方向不同,他是本校考古系的扛鼎人物。也是本省博物馆的荣誉馆长,还挂着本省考古工作小组组长的头衔,也是学院的副院长。总之一个字,牛。跟王大洲是同等级的人物,只是王大洲比较偏重于文字研究,而他侧重于户外实践。

因为考古系和历史系,有很多的联系,所以两位教授也是好朋友,也经常互相给对方的学生办讲座,有的时候给对方办讲座的时候,不止对方的学生会听,他自己的学生也会过来听,也就是俗称的上大课。这次就不止我们系的同学来了,也有很多陈教授自己的学生过来了。

就在快上课之前,我看到了丁克也从门口闪了进来。我一震,连忙扯了扯何劲夫的衣角。

何劲夫也一眼就看到了门口的丁克,他低声对我说,“没事的,你看你的书。”

丁可似乎也看到了我们,笑嘻嘻的走到我们前面两排坐下。

“我去跟他说两句话。”何劲夫起身,走到丁克身边坐下,两人低声说了大概五分钟,陈教授就来了。

陈教授的年纪大概也是五十五六岁的样子,不过他的样子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老师,而是像一个港版古惑仔电影里的大佬,甚至还戴了一副墨镜走到讲台上。

他一站到讲台上,台下就有好事的学生开始鼓掌,大概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特立独行的老师,大家都比较兴奋。

陈教授脱下墨镜,满脸笑意,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学生们,大概过了一两分钟才真正安静下来。他这才拿出优盘,在投影仪上开始讲课。

果然是名不虚传,丧葬文华中的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各色各样的小知识,都讲得惟妙惟肖,十分幽默,而且配合着他自己做的各种课件ppt,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同学们,下半堂课我要讲讲陪葬文化。”陈教授对着意犹未尽的学生说道,“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活人殉葬,殷、周君王死后就很盛行,他们死后把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

台下的学生听到了美妻艳妾,离开来了精神,不过陈教授却立刻把话锋一转,“美人活着时候再美,死后也是变成一捧黄土,可是陪葬留下来的那些金银珠宝,那可就吸引无数盗墓贼去冒险啦。”

听到盗墓,男生们更是起劲了,连女生们也都好奇的竖起了耳朵。陈教授见到这个话题如此受到追捧,就讲得更加津津有味了,甚至还说道,历史上有一个很庞大的盗墓家族,几百年一直盗各个君王侯爵的墓林,最后攒下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那个家族最后到了晚清的时候,因为家族族长想要给家族正名,就让孩子去朝廷做了官,最后却获罪入狱,株连九族,抄收家产,但是他家被抄收的家产并没有多少,这跟他们几百年的盗墓事实不符,所以就有人怀疑他们把财产转移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宝藏。

宝藏,这样的话题

状态提示: 65 陈教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