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秘而不宣(1/2)
高明楼是赵宫中最高的楼阁,登上这里,放眼就可俯瞰整座邯郸城。有一头发苍白的老婆婆,有些皱纹的手拄着梓木楼金拐杖,着一身尊贵华服,就这样站在高明楼之上俯视这座城池。城外是乌压压一片,军容整肃的正是数十万秦军。而昔日热闹繁华的街道,如今空空如也,徒添凄惶。三日前,城中的百姓就走得走,逃的逃,留在城中的,不过是有些血性的人,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太后,如此境地,您为何还要如此坚持,守住邯郸城?”老婆婆身后是一中年男子,看着邯郸城这边境地,问出了口。
“宰相,老婆子老了,不中用了!”太后眯着眼,却是感叹一句,方才转身,反问:“宰相不也一样,支持了哀家吗?你我心知肚明,若没有宰相在旁帮衬,这朝堂如何压得住?且看看这城中子民便知!”
“太后英明果断,臣不敢违逆您老人家的命令!”宰相作揖,说得轻巧,却极为恭敬。
“行了,这等恭维的话还是留着秦国退兵再说不迟!”太后笑了,却在下一刻,神情变得严肃,“你我都知,邯郸城,且不论祖宗在此的基业;就说一国之都,是国之根本。根本将灭,枝叶何存?即便弃了这邯郸城,又能逃往何处?逃到某处,又将如何?指不定,将来还会弃下更多城池。”
“可眼下,秦将王翦屯兵城下已经两日,却丝毫不见攻城之举,看这架势,似乎是打算住下来慢慢耗着。莫不是要消磨耗尽我赵国好男儿的志气不成!”宰相神色复杂,既有担忧,又带着愤恨,但却不见丝毫恐惧。
“就是哀家也不得不赞几句,王翦此人确有才干,有勇有谋。这般出奇制胜的用兵之道,才短短两月不到,攻下平阳不说,如今都打到我赵国都城了!”,太后感叹着后浪推前浪,却没忘对方是敌国少将,冷笑着又道,“不过,没到最后,谁知秦军能不能拿下我邯郸城!”
“有太后坐镇,我赵国将士必当奋勇当先,守卫家国!”宰相是个狐狸,立即表态,即便如今的邯郸城内,满打满算,不过八千士兵。
“如此,便好。”那张沧桑的脸上,刻满了皱纹,饶是此刻兵临城下,却依旧面不改色。因为,她相信她那孙儿能请到魏国出兵,她也等着她优秀的孙儿带回来最好的消息。
宰相心中虽在叫嚣着,这场战争赵国亡国的几率非常之大,可对太后的信任与尊重,让他强行压下心中的疑虑,强自镇定。
就在两个赵国的高级领袖各自考量着什么的时候,伴随着踩踏木梯的声响,一尖声嗓音急切地传来:“不好啦,太后,不好了!”
两人纷纷向那楼梯口瞧去,入眼是一个小公公,大汗淋漓、满脸焦急的神色。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这般非常时期,这小公公说什么不好了,真是晦气。宰相心中想着,便训斥出了口。
“大王…大王,他……”那小公公本一路泡上高楼,就有些气喘,如今被当朝宰相一吓唬,说话更加吞吐了。
“大王怎么了?快说!”咋一听到赵王,太后先急了。
“大王薨了!”小公公说着话,就哭丧着脸,跪了下来。
“你、你说什么?”太后心焦,不敢相信赵王已薨的消息。她记得昨日她去瞧他的时候,御医还说,只要好好将养着,不久就会醒来。
无法接受这般事实,太后脚步一个踉跄,身子直直地就往后倒去。好在宰相眼明手快,顺手就扶住了太后,才幸免于难。
“太后节哀,眼下还需太后主持大局,还请太后多多保重才是!”宰相明理,瞬时便看清了局势,安慰道。赵王之死,势必动摇军心,所以这个消息必须得……
太后用力地闭紧双眼,张口却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小全子,迅速带兵封锁太和殿,只进不出,若是飞出一只蚊子,哀家拿你是问。”
小全子是太后的贴身太监,本站在远处,此时听了吩咐,立即便下了楼,急匆匆去了。
“你叫什么名字?”太后复又看向前来报信的小公公,笑得一脸和善亲切。可只有一旁的宰相知道,这可怜的小公公,注定要成为王室利益的牺牲品了。想到此,不由悄悄叹息一声。
“奴才叫小圈,一直在太和殿服侍。”小公公心里不知太后作何打算,抬头一瞥,见太后那慈眉善目的样子,稍稍安下心来。
“大王是怎么走的?可有留下什么话来?”太后问,依旧慈眉善目。
“奴才不知,当时内殿就只有朝阳公主一人在照顾着大王,后来殿内隐隐约约传来了大王和长公主的争执的声音,好像是大王醒了。可后来又有什么东西摔在了地上,奴才们才觉得不对劲,进去瞧的时候,发现大王、大王已经……”小圈摸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很是煽情。
太后手开始颤抖,连带着手中拐杖也抖了起来。太后的脸变得扭曲,似是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又狠命的握着拐杖在地上一跺,却是再也说不出任何话语来。
是朝阳做的!那躺在病榻之上的,是她的亲亲父王啊!她怎么能!?到底是什么样的鬼迷心窍,才能让一个备受父王宠爱的公主,去这般杀害自己的父王!
突然,太后脑中闪出一人的模样来,秦国质子!早前,朝阳就吵着要嫁给这个叫什么异人的秦国质子,这才被禁足了。如今,想来必是和她父王再度起了争执,才会这般活生生气死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