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春联·包饽饽(1/2)
第112章春联·包饽饽
第二天几人一早就拿着春联去府城,出发的时候,留在家里的郑氏还说:“要是卖不掉,就拿回来。咱们也可以自己用,或者送给亲戚朋友们。”
郑氏说的罗冉就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无论卖不卖的掉都赚不了多少钱。因为一副八文或者十二文,假设两种数量一样的话按照平均十文,成本又包括笔墨纸人工入城费等,五十副春联才五百文,五百副才五千文,五两银子。所以除非大量市场并且快速销售,才会有利可图。
现在罗冉几个就是属于小打小闹,赚钱小钱。开春正式用钱的时候,总不能一直吃老本吧。
有了上次的销售经验,找个一个摊位交了摊费。不多会,罗文生就开始大声背起了春联。就像念书一样:
三羊开泰日,万世享通年。横批:福喜迎门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万事如意
爆竹一声辞旧岁,烟花飞舞迎新春。横批:辞旧迎新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迎春接福
听到背春联的声音,渐渐人都围了上来。
“小朋友,你们这是在mài_chūn联?怎么卖的?”一个挎着篮子的中年问道。
“这边的是八文钱一幅,这边的是十二文钱一幅。”
“哎呦,这春联不贵,比着别人家的便宜呢。(,我要字多点的。就刚才小娃娃念得那个辞旧岁迎新春的那个。”
你说的是“爆竹一声辞旧岁,烟花飞舞迎新春。横批:辞旧迎新”这幅吗?
“对对,就是这幅。”说着就掏出了钱。、
“春联已经卷好了,您拿好。”
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很多人来买,五十多副春联,一个时辰就卖光了。
罗冉想着说不定写春联还能把明年的粮种给挣出来呢。
后来的几天罗冉几人一直在mài_chūn联,很快就到了小年。有人见罗冉摆摊第二天附近就多了几个mài_chūn联的摊位。质量更好一些,看着比较精美,价钱比罗冉的高一些,十五文一幅。
虽然分走了一部分客户,但是大部分来买年货的附近村县的人还是愿意来买便宜的。
几天下来,罗冉已经赚了将近十八两银子,算着成本等所有在内。这些银子的最大功劳是罗文宣的,这几日只要一有空闲,罗文宣就是在写对春联。
小年之后卖对联的更多了,再继续摆摊子的话也挣不来哦多少。所以,就不再继续了。
小年过后,腊月二十四,罗冉家开始彻底的忙活起来了——包饽饽。
饽饽是北方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每逢过年的时候都会大量的包饽饽,能吃上几个月。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气,别具风味。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就是罗家庄的一般人家,包了饽饽,从腊月开始包,一直能够吃上三到四个月,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吃饽饽。别小看这饽饽,这是乡村人家重要的口粮,一般会从现在一直吃到明年开春。
有的人家从入冬或者第一场雪就开始包饽饽,也有像罗冉家一样快过年的时候包。罗冉家五口人,从现在开始,要吃到开春的话,包上六十斤的饽饽就差不多。这算是一个大工程。从腊月十几的时候郑氏就开始趁闲着挑了好多豆子,就是在炕上放一个大笸箩,将小豆摊开,将沙粒、土粒、瘪粒等杂质都挑出去,剩下一颗是一颗,颗粒饱满的小豆用来煮豆沙。前几天,罗有礼也已经磨好了包饽饽用的大黄米面、小黄米面和黍米面,就等着这几天包饽饽呢。
二十三晚上,罗有礼和郑氏就用大缸将黄米面和好,放在炕头发上了。粘饽饽的面皮,主要用的是大黄米面。但如果全部用大黄米面,和出来的面就会过粘,包出来的饽饽更会将人的嘴巴都粘上。所以要在大黄米面中,再加上适当比例的小黄米面。有的人家若是人口多,没有那么多的大黄米和小黄米还要加上一些黍米面。罗家没有分家的时候就是掺了黍米面。要包出好吃的,粘度适中的饽饽,每种面的比例就要掌握好。这次罗冉家虽然情况好了一些,但是也掺了少量的黍米面。至于每种面的比例就有罗有礼和郑氏确定。
等到了二十四的后半夜,天不亮郑氏就将豆沙煮上了。原本一团团的面就像是充了气一样涨大了体积。这是面发酵了,等到早饭过后应该就可以包了。
在豆沙熟烂的时候,天也亮了起来。吃过早饭,大家伙就忙着准备帘屉、剪泡芦苇叶子。一般包饽饽都是用的玉米内层皮子,这是秋收的时候,每家每户挑选好的包裹玉米棒子的内层白皮,晒干了存放起来。这个玉米嫩皮,到时候就用来托着粘豆包,免得粘豆包粘在帘屉上。
罗冉家现在没有这个,就用了晒干的芦苇叶子。这还是上次在河边采的。把芦苇叶子两端的地方剪去,放在温水中清洗、并泡软了。一片片码整齐,放在在帘屉上,就用来托着粘豆包,免得粘豆包粘在帘屉上。
也可以用其他的叶子,比如说大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