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世子替讨封 太妃暗纠结(1/2)
面对正隆帝突然的严肃,太子略带不解的回视他,连手中的笔都没有放下的问:“是啊,小堂婶请托到了太子妃那,儿臣见小忠义侯也算是个年轻有为的,就起了惜才之心应了下来,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正隆帝没有回答太子,只是沉着脸若有所思的看了会儿御案,然后轻轻的叹了口气:“是啊,是小忠义侯了。”
“父皇?”太子轻轻的唤了一声,握笔的手心已经微微冒了汗,但面上却不露分毫,仿佛他真的不清楚三十多年前正隆帝对忠义侯祖父,战功赫赫的老忠义公的挫败和忌惮一样。
正隆帝向太子摆摆手,示意他自己没事,然后年老的脸上露出些感慨怀念的的说到:“说起来,他的名字还是朕赐的,这都三十年了啊,准了吧。”
太子点头应诺,拿笔继续抄写起来,旁边的宫柘心里也一松,刚想继续往下念,却听正隆帝又含笑的感慨到:“先帝的忠义公,当年是那般出众傲然的人物,他的孙子想来也不会差,他既然选择了走你的门路出仕,那便是要投诚与你。”
“父皇,儿臣不敢……”太子闻言一急,就想起身告罪,但被正隆帝抬手制止了。
“莫急,父皇明白。”正隆帝呵呵一笑,脸上并没有不悦的神情,反而有些欣慰又郑重的说,“你虽是太子,但于军事上却不太能压服那些老将们,小忠义侯倒是个好选择,用的好了,说不得他也会成你的忠义公。”
当年的忠义公是真的忠义于先帝一辈子,任哪个皇子拉拢都不动摇半分,正隆帝当初在他身上有多挫败,现在反倒有多希望他的后人能像他,也可以保他的太子和长孙一辈子。
“父皇……儿臣谢父皇。”太子感动的起身向正隆帝深深一揖,而除此之外,却并无其他客套虚言,然后父子俩相视一笑,太子又坐回椅子上继续记录了。
然后正隆帝想了想又说:“你既然要用他,那朕就替你再给他个恩典,朕记得他的嫡女今年……”
“十二岁了。”一直在旁边充当柱子的宫柘突然插了一嘴,然后在正隆帝和太子都转头看向他之后,小世子一脸严肃的对正隆帝揖礼道,“侄儿替姚表妹谢过皇伯父恩典。”
正隆帝有些惊讶的看着躬身不起的侄子,失笑道:“朕还没封呢你就先谢恩了,这要是封的不满意,你还不起来了不成?”
太子见状略一挑眉,也笑眯眯的凑趣起来,向正隆帝拱了拱手,显然是站在宫柘这边的意思。
“你们两个啊,真是大胆。”正隆帝详怒的指了指两人,然后一脸无奈的说到,“那封个县君?”
县君还低于姚萱正常能封的郡君一等,宫柘自然不动,继续躬身揖礼的看着正隆帝。
“那郡君行了吧。”难得这个生性冷淡的侄子主动求自己一回,正隆帝继续逗他的说到。
这本就是该封的,宫柘继续不动,回视正隆帝的目光里透出了一丝‘真小气’的意味。
“那县主总行了吧。”正隆帝简直气笑了,警告的对宫柘说,“你小子适可而止啊,再高可就是郡主了,是能随便封臣女的吗?”
“侄儿并无此意,谢皇伯父恩典。”宫柘又一深揖之后才起身,然后安静的站回原处不动了。
“怎么,不再给你那表妹求个封号?”正隆帝反倒逗起了宫柘,一个有封号的县主爵位,于正隆帝不过一句话的事,拿来逗侄子一点也不在意。
“县主于表妹已是高封了,封号就等姚舅舅立功后再给吧。”宫柘很知道在御前的分寸,他这次也是看正隆帝心情正好,又想帮自己儿子笼络人心,宫柘这才凑趣替姚萱谋了个好处,不然他也不会多嘴的。
“滑头,合着以后还是得封。”正隆帝笑着摇了摇头,便也略过了这一话题,示意宫柘继续念下面的官员了。
当天,太子和宫柘陪正隆帝一起用过午膳后,才一个回东宫一会出宫回府了。太子回去后,就和太子妃说了忠义侯府的事,包括正隆帝对忠义侯府的评价,以及高封了姚萱为县主的事。
圣旨亲封的县主,含金量可比皇后统一派发似得封爵高多了,太子妃对此也十分满意。
不过女人心细,太子妃想到宫柘素来的低调寡言,便有些惊讶他会主动替继母娘家的表妹求恩封,要知道他的亲姐姐和亲娘舅家,都没见他开过口呢。
太子不知道太子妃的某些想头,以为她只是单纯的好奇,就不在意的解释说:“也是赶巧,话赶话提起来了,他正好在跟前,跟姚家关系又好,搭句话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太子妃闻言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心里留了个印子,留待日后再看情况了。
再说宫柘那边,他自己不好总往姚府跑,出宫后就把事情跟身边的内侍卢果说了,让他直接跑了趟忠义侯府送消息。
而宫柘自己,回府后也跟淑太妃说了,惹的淑太妃看他的目光十分稀奇。
淑太妃一边派人去转告了姚王妃这个喜事,一边犹疑的打量着宫柘,对他‘凑巧’的解释抱有几分怀疑,然后再一想姚家小姑娘那招人稀罕的样子,她心里便有了几分确定。
要说淑太妃也是很喜欢姚萱的,只是小姑娘和姚王妃同样的出身让她有些担心,再说那丫头年纪也太小了些,以姚侯府宠她的程度,怕是至少得留到十六、七才会嫁,到时她孙儿可都二十了。
再说了,人家也早就表示过不愿高嫁的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