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妙策连连定大计(1/2)
: 燕丹面容含笑道:“此不难矣。>
燕丹自信道:“战胜更易,那时燕国将取大片土地,以地抵债,自不会让相国失信。”
将渠听完大喜,方知燕丹心智远胜自己,于是心服道:“愿闻其三。”
燕丹说道:“其三亦为相国份内之事,征军粮、备军械、全物资,以为军用。”
将渠应道:“此乃应当,渠定尽力。”
嘱完将渠,燕丹又向秦幕道:“将军责任重大,不可大意。”
秦幕答道:“请太子吩咐。”
燕丹肃然说道:“先贤秦将军勇谋无双,其名令北方诸国闻风胆寒,吾深敬之。”
燕丹说的先贤正是燕国名将秦开。秦开原为鲁国宗室后裔,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即位,秦开逃归燕国。后来领兵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其又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取地两千余里收复东北,于是燕国据有辽宁全境及朝鲜半岛部分地区,随后燕国于东北修筑长城,后方算是安定下来。
秦开做出如此大贡献,作为其子,秦幕自然面上有光,燕丹提起此事却不仅仅为叙家常,他又道:“将军之威名不亚于先辈,因而北方诸国依然闻秦而惧,为此,将军可修书一封,派人送至东胡、匈奴、朝鲜,令其不敢乱动,同时送去大量钱财、粮食和衣物,以安其心。”
“对北方诸国震慑即可,为何要送钱物?”秦幕不解问道。
燕丹望了望将渠与鞠武,见其同样不解,便解释道:“天气渐寒,诸国无以为计,只能靠抢掠为生,其目标必瞄向毗邻的燕国,将军震慑虽可,却不起根本作用,只有恩威并施方可见成效。再者,钱物不能空给,需用马匹、皮具等物交换,如此,燕国既可保后方安定,又可得大量急需物资,为两全其美之法矣。”
秦幕听闻,不由颔首。将渠却问道:“燕国钱物本就不多,若分一笔出去,国内如何为计?”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处理不好,燕国本国就要受害,燕丹却笑道:“此事好办,可向齐国换取。”
齐国富饶,换取这些自然轻松,只是将渠还有疑问,又问道:“以何物去换?”其意表明,既然要换,当然是用齐国急需之物,否则齐国可以不理,如今最好之物就是马匹,然而燕国本就缺马,若拿马去换,岂不是空忙一场,为他国做嫁衣?
燕丹明白将渠之意,神秘说道:“兵器。”
兵器?将渠依然疑惑,本想再问,见燕丹不想续谈此事,只得悻然不提。
燕丹再次对秦幕说道:“将军即刻整顿军马,训兵练兵,不过军中可能要做些调整,我自会前往安排,将军只管按要求去做即可。”
秦幕起身应诺。燕丹又转头望向鞠武道:“太傅,外政之事烦劳操心。”
鞠武答道:“愿尽绵薄之力。”
燕丹问道:“吾欲派人前往代、齐、楚、魏等地结盟,可有合适人选?”
鞠武应道:“代本是同盟,此事简单,魏孤立待援,亦可说动,只有齐、楚难以动摇,须一善辩之士方可,如此,我推大夫蔡鸟前往。”
蔡鸟,燕丹闻之差点笑喷,他想起后世所说菜鸟,不过,他却知此蔡鸟并非一菜鸟,那可是一雄辩之士,其能不亚于苏秦等人,选他出使齐、楚正是良士。
“如此就选蔡大夫前往齐、楚。”燕丹应允道。
看燕丹应允,鞠武继续说道:“代可选上大夫公孙阑。”
公孙阑?燕丹不解起来,鞠武怎会推荐此人?
对于公孙家人,燕丹并不感兴趣,或者说有些痛恨,主要是因为当年公孙操弑王杀君,给他留下了莫大的阴影,他更怕此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还有一方面,他本身对公孙阑也很反感,在宫中,第一个质问自己的就是公孙阑,其意已然表明,其不是自己阵营中人,如此之人怎能派去代国?
与代结盟本是水到渠成之事,这种功劳简单即可获得,派公孙阑前去,无疑是送一大功劳给他,这种好事燕丹岂愿轻易送之?
似看出燕丹之疑惑,鞠武继续说道:“与代结盟为共同抗战,两国应各派使官,负责督促双方尽力,公孙大夫地位高贵,督导自然有力。”
听到这里,燕丹终于明白了,地位高贵、督导有力都是其次,把公孙阑调离燕王身边才是主要目的。
眼下抗秦关键时刻,燕王授权他为监国,其余诸人都不在话下,唯有燕王无法制衡,若是中途燕王反复,势必为战争增添不确定因素,那将比秦人来攻更为可怕。
燕王身边最大谗臣就是公孙阑,若能借机把他调往代国,燕王便会失去一臂,无形中为战争胜利增添一个筹码。
这简直是绝妙之策,燕丹不由得为鞠武的安排佩服,姜果然是老的辣,他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想通这点,燕丹说道:“就按大傅之意,派公孙上大夫前往代国联盟和督战。至于魏国嘛,派粟曷大夫前去即可。”
燕丹说的轻松,鞠武却大感欣慰,此子知道变通,抗秦大计定成。鞠武明了,燕王身边两大谗臣,即公孙阑和粟曷,如今尽数调离,燕王将安稳一段时日,等二人归来,或许早已另番景象。
几人大事说定,表明抗秦的大旗已经举起,此时再没有了回旋余地,无论生死,在此一役。
于是燕丹慨然讲道:“秦军大兵即至,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