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试药2(1/2)
徐伯卿在外面听的清清楚楚。
姜令仪和赵天瑞的亲近他终是比不上的,她对他从未这样过,她总是站的很远,让他感觉不到她的气息。
上一世,她不敢靠近他,所以远远的站着。
这一世,她疏离他,所以远远的站着。
他却不一样,她站的再远,只要他想,他就一定能走到她的身边。
赵天瑞只和徐伯卿说了几句,要去药房熬药,赵太医坚决不许,声称所有的病患都不许他再管,病房也不许进。
两父子在药房闹得不可开交。
赵太医毫不相让,徐伯卿也没有办法,只得将赵天瑞拉到一旁,“你的药方还要多久才能琢磨出来?”
赵天瑞一脸苦笑,“我斟酌了一个药方,只是还有几位药的用量不敢把握,”说着叹了一口气,“就算是十足把握,那老头也不会让我试。他现在连药房也不让我进了,不知道灵枢会怎么样?”
说着将徐伯卿拉到一旁,“今儿那李太医出诊回来说是又查了好几户染病的。现在事态愈发紧急了。”
徐伯卿道,“这房子没剩下几间了,要是不够,只有在旁边临时搭几间棚子。”
赵天瑞冷笑道,“这倒不急,我看,有四五个病的重,只怕都熬不过今晚。房间不就空出了。”
徐伯卿一听也着急道,“家父今天督促路碑的事了,现在天色不早了,你先去把药方开出来,我想办法尽早让家父过来,找人给你试药。你现在不要和赵太医硬抗,回去早点把药方定好是正经。”
路碑便是将预防瘟疫的方法刻好立在村头,以供各村的人了解。
因为赵天瑞现在不管事了,徐伯卿临走之前只得再三的拜托赵太医帮忙照看姜令仪。
姜令仪这些时日饥一顿饱一顿的,身体较虚,在当夜便有了症状,先是头疼目痛的,嗓子发干。慢慢的身子也有了疼痛之感。
静雪的手已经肿了,也有了相似的症状。
静云缩在墙角,生怕眼前的两人靠近。
天亮时,赵太医来过一次,开了一点药,端过来给姜令仪喝了。
这样昏昏沉沉的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
姜令仪强撑着身子,从窗边望出去,只听得赵天瑞的声音格外高亢,“罗大人,徐大人,我这几年走南闯北,不敢说见多识广,却也是小有所成,两位太医一直在宫里诊治,这民间污秽之病只怕不一定能胜过我,不如请大人恩准我一试,若不成功,愿以项上人头祭奠死去的亡魂。”
他说的这样不遗余地,只是为了向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叫板。
知子莫若父,赵天瑞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赵太医,只是父子恩怨要要拿命来堵气,赵太医也是气的发抖,“畜生,你一碗药下去,就是一条性命,你凭什么这样言之凿凿。”
赵天瑞却只是笑道,“你们用药吊着他们的性命,却又治不好,除了增加朝廷负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能做什么?我却不一样,我肯定能治。”
赵天瑞这样挑战太医的底线,李太医也受不了了,“我和赵太医正在摸索药方,不出三五天一定可以。”
赵天瑞正要再说。
徐伯卿在一旁说道,“罗大人,父亲,伯卿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两个太医也是来自宫中,罗大人又是朝廷的使者,徐正礼毕竟也是几位大人的同僚,不比赵天瑞孑然一身,天不怕地不怕,他是谁也得罪不起,忙对儿子说道,“伯卿,现在几位大人再此,自有高见,你小孩家家的,就不要凑过来了。”
罗大人摆摆手道,“徐大人言之差矣,贤侄博学多才,也许另有高见也说不定。”又对徐伯卿和颜悦色的说道,“贤侄但说无妨。”
徐伯卿道,“刚刚李大人说过研制药方少说还要三天,不如就让赵天瑞试一试,只一桩,需得病人自己愿意才行,绝不能半分勉强。”
徐伯卿这样提议是因为赵天瑞从救助棚开始便一直在照料病人,所以他想,怎么也会有人愿意试药的。
徐正礼和罗大人想了想,也觉得可行,便对赵天瑞说道,“你自己去问问,有没有人愿意试药。”
赵天瑞问了一圈,无一人愿意试药。
姜令仪挣扎着站起身来,房门是从外面扣死的,她从小小的窗子探出半张脸,尽力的大声说道,“小女愿意以身试药。”
外面不再争吵,便显得静了很多,姜令仪的声音有些沙哑,透过人群,传到众人耳里。
众人齐齐的望了过来,只见窗沿下半张黄黄的小脸探出,似乎是个半大的女孩子。
罗大人记得这个女子,便对徐正礼说道,“这姑娘不是你侄女吗?我听贤侄叫她表妹。怎么也被关在这里?”
徐正礼看向徐伯卿。
徐伯卿道,“父亲,这位姜姑娘就是母亲的侄女,姜家无人生还,孩儿便让她和姑母一起去了驿站。谁知姜姑娘说头疼,孩儿怕感染到驿站众人便将她送来了。”
徐正礼上前两步,和蔼道,“孩子,刚刚是你在说话?”
姜令仪伏在窗沿上,有些吃力,她目光仍然坚定,看着徐正礼道,“大人,小女愿意以身试药,无论生死,都归天命,与赵大夫无关。”
徐伯卿心里一紧,不过一晚上,她已经病的这么重了吗?他看着她蜡黄的小脸,再也没有昨日的狠决,可是她的眼睛还是一潭清水一样,让人看不见底。
到底是继室的侄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