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准备下乡种田(1/2)
随着阿茹出嫁、李光弼父子南下长安,昔日热闹一堂的李府一下子少了三个人,大家都觉得寂静了些许。尤其是阿苏,少了和她整日打闹的姐姐,不见了和她知心聊天的李汇,心里都油然而生一丝失落之感了,平日里也只和李象斗斗嘴,和阿月下下棋。
这日,李府来了一位乡下来的访客,说是访客其实也是自己人,原来是负责乡下农庄的陈伯上门找王夫人和贺二娘了。
话说唐代官员当了官不单是只有朝廷发的俸禄,还有田地分,数目还不少,一种是永业田,属于私产,就是自己的私有田庄,一直归自己所有。还有一个是职分田,是使用权,辞官退休后就没了,一般用来出租。
陈伯就是李府在乡下负责管理私有田庄事务的人。每年定期都给府上送东西,汇报收成等情况。
这次过来,他一是按惯例给府里送面粉、禽肉、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二来他是遇到点难处找主子商量了。阿苏闲着没事,也跟着贺二娘一起过去旁听了。
陈伯先是汇报了这一段时间,田庄的收成,牲畜饲养等情况,接下来开始叹气说起了他的顾虑。
原来田庄里现在使用的水渠年久失修,而且用来引水的水源也不断缩减,今年供给就非常勉强,麦子灌浆时期都有点保证不了,因此产量较往年有所下滑了,他担忧的说道,再这样子下去,明年说不好还会减产。
如今的法子,陈伯自己琢磨的觉得有两个,一个是翻新现有水渠,花费时间少,难度低,引水的效率也会有所上升,但有水源持续缩减甚至枯竭的风险。还有一个就是寻找新水源,修建新水渠,花费时间多,成本也很大,但是如果可以找到量大水丰的,那就以后很多年都不用愁。
“贺二娘,我看还是翻新一下水渠算了,现在郎君去了长安,大工程也没人商量,花费也大,怕搞不好啊。”王夫人来回思量了一会儿,对着贺二娘商量道。
贺二娘听了,脸色上却似乎有点踌躇,还在思索着什么,没有立刻回应起来。
而这边阿苏却忍不住开口问起了陈伯,“田庄里是否还有闲田?”
陈伯看着这个小姑娘问得有点奇怪,怔住了一下,才说道,“回小娘子,因为灌溉面积有限,其实咱们乡下的土地有产出的大概只占六成,还有两成闲田,剩下的两成久未耕种,差不多快成了荒地了。庄里的供水量再不上去,有一些良田怕要是变闲田了。”
“闲了这么多啊。”王夫人倒是有点意外,其实平时她对此也过问得少,一家人在郎君的带领下都比较简朴,所以花费不多,自然也不在乎收益要多大,日子可以平稳过就行了,田庄的事情也随着下面的人去管理。
“平时觉得地里产出足够一家人吃穿用度就可以了,这样一看也有点浪费。”贺二娘听了也不禁补充道,她虽是管家,但也是主要盯着府上,田庄的事情也不是很了解。
阿苏此时闻此言,却在脑子里酝酿一个想法。战乱来了,最怕什么?吃不上饭啊,现在最好就是得多种田,屯粮啊,既然有闲田有荒地,那就得充分利用时间,都开垦起来,趁着现在社会稳定,人员充足,所以必须得重新找一个稳定充足的好水源,修新的水渠,灌溉更大的面积才对。
想到这,阿苏郑重的走到王夫人和贺二娘跟前,欠身行了个礼,深深的看了一眼王夫人和贺二娘。
然后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王夫人、阿娘,我觉得现在最好是寻一处新水源,修建新水渠。一来,原来的田地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长久的保证日后的产量稳定。二来,陈伯也说了,还有不少闲田荒地,如果水源充足的话,完全都可以开垦出来,多雇一些人,顺便把咱们的田庄发展壮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说道“土地利用率”,发现王夫人她们都有点蒙圈的表情,阿苏赶紧又接着解释道,“这个意思就是咱们要充分利用手里的土地,让土地长出更加多的粮食,王夫人,阿娘你们看,郎君他们去了长安,要花钱的地方肯定会很多啊,我们不能老指望靠郎君的俸禄,既然我们有田庄,就要用心经营,获得更多的收益,减少郎君的负担。”
这一番说辞下来,陈伯都一脸惊异的看着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小姑娘,小小年纪还主意这么多,想得这么远。
王夫人和贺二娘也颇为意外,两人相视点了点头。开始二人差不多都打成一致意见随便修补一下水渠算了,听了阿苏所说也不无道理。
一直以来,对于田庄的管理,郎君从不细问也甚少管理,王夫人和贺二娘也就固守成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前段时间李光弼辞了官,少了职分田的租金和朝廷的俸禄,加上阿茹出嫁,家里花掉了一笔老本,这让王夫人和贺二娘多少开始有点想法觉得需要重视田庄起来。再听阿苏这一建议,就觉得真的可以好好经营做个谋划了。
这时,王夫人笑着对阿苏招了招手,阿苏乖巧的走过去,她便一脸慈爱的拉着阿苏的手说道,“难为你这孩子有这份心了,确实咱们家得好好管理一下这个庄子了,这样吧,你就跟着你阿娘一起随陈伯去趟乡下,看看要怎么修新水渠,开荒地。我觉得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这事你就跟着你阿娘看着办。”
阿苏心里听到,乐开了花,好事啊,这就是算要去出差了吧。还没出过灵州城呢,去乡下,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