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主动请调(2/3)
任职,岂不是……”在这个朝廷之上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不用拘泥于过去的规则,不用把徐庆调动回来。他们这一派其实是没有人愿意去欧洲,他们思维里面欧洲依然是蛮夷,去到了欧洲那可是要受苦的。所以他们自然不愿意去受苦,生怕得罪人。巴不得徐庆在欧洲任职一辈子,这样对于国内这帮官僚有利。
可是另一派的理由也是非常的重要,那也就是这个先例不能轻易开。关于职位调动,这个是任何国家都是有的规则。很多国家的军政职位都会进行按照一定年限进行调动,这个也就是固定任期。这样的固定任期有助于避免一个人在这个位置上掌握权力太大,这样成为了一方土皇帝,最后影响整个国家的安稳。
任期制度是中国古代为了避免出现土皇帝和那些藩镇军阀所采用的一种制度,这个为了维护国家稳定,避免地方官成为土皇帝,影响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这个是原则问题,不能随便突破这个规则。三年一次调动的规则如果被这么轻易的突破了,那今后恐怕更多问题都会一一出现,所以认为这个先例不能开。
双方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明显朝廷对于这个问题也是颇有争议。一方面是没有人愿意去欧洲任职,另一方面也是朝廷规则不能轻易突破,都是一个难点。
“皇上,奴才以为还是不要轻易突破为好。这个欧洲公使只是一个职位,对于朝廷大局影响并不大,实在是没有为了这个公使之职破坏了朝廷规矩啊!三年任期制,是我们大清长治久安的根基之一,不能为了一个小小的驻欧公使也就破坏了。”
“奴才不是针对任何人,不是针对任何同僚,同样也不是故意针对徐庆,奴才是对于皇上,对于我大清江山社稷的一片赤胆忠心。为了这个驻欧公使之职,就破坏了长治久安的根基,这样明显不值得啊!”
道光皇帝仔细思考了一下这里面的利弊,很快他也都做出了决定。
“各位爱卿,朕认为为了这个徐庆的事情,破坏了我大清长治久安,这个是不值得的。三年任期,之我大清的规则,不能轻易破坏。所以朕决定,调动徐庆回国任职。为了一个小小的驻欧公使之职就破坏了我大清长治久安的规则,那这样太不值得了。”道光皇帝说。
道光皇帝当然明白如何取舍,一个是为了大清朝廷的长治久安,避免出现臣子尾大不掉的结果。而另一方面只是一个小小的驻欧公使的职位,这样明显并不太值得的。为了一个驻欧公使就却轻易的突破了整个大清的规则,这样实在是不值得。
所以道光在这方面跟徐庆并没有矛盾,甚至是对事不对人,并没有针对徐庆的意思。可是这个是为了维护规则,维护长治久安的规则,这样才是最大的问题。
“皇上圣明,臣(奴才)佩服!”那些大臣立刻一阵马屁。
以清朝末年的政治体系,皇帝的皇权已经达到了顶峰,任何臣子都无法影响到皇帝的权力,皇帝一句话可以把一个宰相给免职抄家,尤其是在这个太平天国乱世没有开始,汉人督抚地方势力没有膨胀的时候,皇帝的命令就是绝对权力,他们不敢违抗。
不过既然皇帝已经做了决定,要求调动徐庆回来,那大家自然不敢在这个事情上面去跟皇帝唱反调了。不过目前唯一最大的问题,那也就是在于谁能去准备接替徐庆的岗位。这个徐庆的继任者,可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皇上,让谁去继任徐庆的职位?谁愿意去继任?”立刻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大家脸色都是一阵尴尬,谁去继任徐庆的位置,这个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满清官员虽然迂腐,可是并不代表是傻子,他们当然明白继任者难选啊!
有了徐庆这个优秀的人“珠玉在前”,那这个继任者也不能太差了。要知道徐庆可是不费一兵一卒,通过外交手段和口才收回了香港和赔款,这个功劳可是惊人之大。有了这个珠玉在前,那他的继任者如果是一个饭桶,那丢人丢大发了。
作为大清的天朝,当然是死要面子,哪怕不如前任,那也不能差太多啊!可是外交才能不亚于徐庆,哪怕差一些的,那也找不到啊!在这个大清朝廷,谁能够保证自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收复香港,收回赔款?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有这个能力,谁愿意去蛮夷的地方啊?有能力的不愿意去,不愿意去自贬前途去担任这个倒霉位置。而没有能力的,派出国了也是丢人,这样双重尴尬,让这帮满清衮衮诸公们非常的棘手。
“各位爱卿,有谁愿意推荐一个优秀的人选?”道光皇帝问道。
那些大臣纷纷心里有着小算盘,有能力的不愿意去,没有能力的去了丢人。谁愿意把那些有能力的派出外国,那些优秀人才不都是自己派系的重要力量,谁愿意自贬前途去那里?徐庆已经是名义上的四品官了,这个继任者至少也是要四五品吧?可是四五品谁愿意去这个倒霉差事,前途未卜,甚至去满意的地方常驻。
没有人敢推荐,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谁要是推荐了人,那不是害人吗?断人前途,这个事情没有必要祸害自己属下啊!
”派谁去继任,这个如何派人,还请各位爱卿说出一个人选啊?“道光皇帝说道。
所有大臣都纷纷沉默,这个可不是随便乱说了,如果谁敢乱说,那后果不堪设想的。所以大家依然选择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