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暗访(1/2)
短短半个月时间,林风疗养院的口碑就累积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附近看病难的居民们,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做疗养。
1号楼一共有100台治疗机器,每天10个小时工作时间,最多接待3000个病人。现在病人的群体还是以老年人为主,所以诊疗费用普遍较高,所以每天也有500万的收入。
这些老人们平时节约得什么一样,可只要是看病,却一点犹豫都没有,比年轻人还要来得爽直,说多少钱马上就付。
现在经常听到有老人们被骗了,买什么高电位按摩椅、钛粉,这些用不出问题,吃不出毛病,但也没有多少价值、价格又不菲的产品,之所以能够这么大行其道,也就抓住了老人们的心理。
不是这些老人们钱多人傻,是他们根本没得选择。大好时代谁不想谁不想好好地、健康地活着啊,可科技的发展水平,注定了很多病痛医院是解决不了的,所以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偏门上。
所以林风希望自己的疗养院能开遍全国,也算是一种功德。
“预计1号楼这几天就来不及了,”郑健作为疗养院的院长,这几天忙前忙后,“2号楼到5号楼已经改造完毕了,人员也培训好了,你看看什么时候开始安装机器?”
“这个快,”林风说到,“在这之前,还是先招点保安吧,到时候人太多了,现场就混乱了。人来了根本不知道朝哪里走,适当地引导一下,最好能做点护栏,才能有效利用场地。”
郑健觉得林风有点夸张了,这么大的地方,一共20栋楼,每天保守估计接待6万人,难道真有那么多人来这里做疗养,或者说看病?
事实证明林风的预料是正确的,林风疗养院开张二十几天,就出现了大量“溢流”,5栋楼都被前来就诊的患者包围了,直到下班都还有上千人在等候就诊。
这让郑健安慰的同时,更加加快了其他楼的改造速度,并且安排安保人员对患者人群进行引导。
这个现象最先在网络上开始发酵,是由一起排队引起的争执视频引发的。据说是一个年轻女孩,和一个老人的争取最后一个名额,从而引发了争吵。发这个视频的人意在让人们讨论尊老爱幼的美德,却没想到人们关注的却是林风疗养院的神奇治疗效果。
“听说这家医院很神啊,目前还没有治不好的病!”
“不是医院,人家是疗养院!”
“有区别吗?很多人都说他们只是披着疗养院的外衣,做的却是医院的买卖。”
“虽然事实如此,但我们不是应该注意他们100的治疗效果吗?听说不打针不吃药,在那里躺一会儿什么病都好了,是不是很神奇?”
“我是容城人,亲自去体验过,效果真的不错,十几年的近视好了!而且只花了300块,耗时5分钟,比配一副眼镜还便宜!”
“如果是真的,医院和眼镜店岂不是都要关门了?”
……
随着网络的热议,更多的人知道了此事。特别是一些身患重症的人,四处求医无门,或者为了治病倾家荡产的人,仿佛看到了一点希望。
很多人不惜千里而来,然后健健康康地回家。
当然林风疗养院不是万能的,有些病虽然能够治疗,但需要的代价实在太大。
比如血友病,这是一种遗传病,如果想要靠治疗机器完全治疗好,至少需要10公斤生命之泉,外加一个月的机器治疗。
光是成本算下来,比买一颗专用药丸还要昂贵。
还有很多病症,都需要不菲的代价。
对于这种情况,林风只能说尽力而为,专门安排了一栋楼接待这些特殊病人。如果能够承受治疗费用的,就以成本价帮他们治疗,毕竟这些都是少数,对他们的经营不会造成影响。
但总体来说,林风疗养院的口碑越传越广,加上林风两个字的名牌效应,容城的患者们都是趋之若鹜,甚至一些正在住院的人,都从病房里跑出来。
短短一个月时间,20栋楼就开始全面投入使用,第一天就接待了超过8万个病人。
明显感觉到病人变少,各大医院的主治医师们长长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可是轻松一下了。
随着更多的人轻松获得了健康,各种顽疾被轻松治愈,疗养院的名声如日中天,被传得神乎其神,渐渐开始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
很多人要求采访,都被郑健以工作忙拒绝了。不过这难不倒记者们,有人就采用了暗访这种常用的招式。
记者云涛就是其中之一,但他和别人的目的有点不同,他是怎么都不相信一个疗养院,能有如此厉害的医疗水平。
所以为了求证事实,他还特意找了一个人来配合他的暗访。
“大家好,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云涛对着摄像机,拉出来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这名老人叫李可川,今年78岁高龄了。我们先来采访他一下,他的身体情况到底怎么样?”
“不就是个肾衰竭吗,我已经习惯了。”
老人心态很好,对自己身患重症的事情,似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然后他拿出了好几家医院的检查报告,云涛让摄影师拍得清清楚楚。
“大家都看到了,李可川老人的确是肾衰竭,这是一种不怎么好治的疾病,据说想要根治就只能做肾移植手术。但他年龄大了,家庭条件也不允许。”
“移植什么?东西还是原装的好,就算坏了我也不要别人的。”
面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